台湾休闲农业农庄升级转型中的产业发展研究
台湾休闲农业农庄升级转型中的产业发展研究
Research on th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of Taiwan's leisure agriculture farm in upgrading and transformation
陈湘瑞( 西京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CHEN Hsiang-jui ( School of Design and Art, Xi Jing College)
【摘要】台湾地区农村建设用了20多年时间经历了“富丽新农村”、“新农村运动”和“休闲农业农庄”三个阶段,取得了丰富的创新实践成果。针对农村量身剪裁而设计出的休闲农业模板,通过考察、学习,套用、选择、沉淀和凝练成型的几轮循环过程,成功提升了全台美丽乡村复兴与转型升级。内涵深远动态式体验农村生活,创造了新型消费业态的第四产业兴起,台湾农村已由单纯提供原料端的第一产业华丽转身变为以体验经济和生活美学的产业支柱为主。
注入文化与艺术、人文与关怀的生态模块来形成社区软环境,强调以在地人为主导进行乡村修复工程,藉由战略、经济、生态环境、以人为本、多元文化融合、生活美学和基础教育、建构模式到运行实践视角的多维度综合运行,是大陆地区高质量建设农村社区“乡村振兴”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休闲农业农庄;乡村复兴;在地性;发展;产业
【Abstract】The rural construction in Taiwan area "movement of rural building" from "richly and beauty new rural" ,to "new movement of rural building" , to "leisure agriculture farm" have more than 20 years and they got fruitful results of innovative and entrepreneurial development in country.
Rural tailored for clipping template and the design of leisure agriculture, through the investigation, study, to paraphrase, choice, precipitation and concise forming several rounds of circulation process, successfully improved the whole sets of beautiful rural reconstruction and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the dynamic type, experience rural life created new forms of consumption of the fourth industry rising, Taiwan's rural has been provided by the pure raw material the first industry luxuriant turned to experience economy and pillar industry of life aesthetics.Into the culture and the arts, and humanities concern of ecological module to form a community soft environment, emphasizing on human dominance of rural renovation, by strategic, economic, ecological environment, humanist, multicultural integration, life aesthetics and education, construct mode to run based on practice of multi-dimensional comprehensive running, is the mainland high quality construction of rural communities "rural revitalization" way.
【Key words:】Leisure agricultural farm; Rural renaissance; Provincialism; Development; Industry
在1980年之前的时间内,农业一直是台湾的支柱产业。 20世纪50年代中期,台湾完成了和平 “土地改革”,扩大了自耕农数量,解放了农业生产力,使农业步入了繁荣期。随着台湾 “以农业培养工业”政策的推行,大量农产品出口,以及农业剩余资金和劳动力为工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台湾农业发展 “黄金期”后,农业经历了衰退与负增长,当然失败的主要原因与台湾当局的政策导向有着很大的关系。农业发展政策的偏差造成了农工收入差距和农业劳动力外流,以及农民对农业的投入减少和粗放化经营等倾向。必须要谋求农业转型发展,利用在地性独特的环境资源发展不可替代的农业产业,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直接途径与办法,台湾休闲农业农庄正是在此背景下兴起的新型化多元的农业产业形态。
1 台湾地区乡村建设的发展概述
台湾自1980年代后,在国际化与自由化的冲击影响下,总体经济条件发生了巨大的改变。面对全球一体化国际浪潮的制约,工业化的资本和技术取代了传统农业的劳力及土地,农作物复种指数大幅下降;新台币大幅升值,不利农产品出口,反而有利于农产品进口;农业生产占台湾地区生产净额降低至3.5%,远远落后于工业及服务业。[ ]台湾高科技电子代工产业利润微乎其微,必须寻找另一支撑主体产业来推动日后的经济增长。处在日益恶化的总体经济环境下,农业、农村及农民衍生的负面问题层出不穷,三农问题频繁爆发,导致农民走上街头抗议当局政府。以农民为主体的街头运动、成为当时社会新闻的焦点。
传统管制、保护和利用农地的观点,都是农地政策建立在农业至上和农业增长至上的框架中,显然已不适应于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快的形式;传统的以生产为目的的农地利用,已经无法让农民族群维持生活生存下去,必须转变思维另辟蹊径来彻底解决当前社会矛盾的根源问题。
基于上述原因,台当局“政府”相关部门痛定思痛经过产、官、学、社会各界精英人士的探讨,举办闭门会议制定台湾农业未来走向发展蓝图,于1990 年代战略性提出建设“ 富丽新农村”的构思,旨在把“三农”(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和“三生”(生产、生活、生态)有机联系起来。1994年由学术界发起的“农村社区总体营造”方案,强调人与地方、人与土地的关系、目标是唤起“社区共同体”意识,挖掘地方的文化创意、艺术特征和人文关怀,融入在“富丽新农村”的构建远景中。继而在 2006 年又提出了“新农业运动”,它是富丽新农村运动的升级延续, 该政策重新定位台湾农业的重要性及其永续价值,从而提升台湾农业的竞争力, 将传统农业转变成为高附加值的精致农业,同时把体验式的游玩感受融入在个性化的农场、农庄生活的日常经营中,突出了休闲与观光双重功能。更于2010年在台湾当局“立法院”三读通过“农村再生条例”,农村发展建设自此有法律基础保护,继而全面推动农村活化再生事项。主要是藉由法令贯彻由下而上的共同参与制度,尊重在地人想法,体现农村新价值和展现富饶新生活等。
翻阅台湾农业史,农业政策经历了三次关键性的调整:一是由初始实施压缩农业支持工业的政策向工业反哺农业政策的根本性转变;二是到中期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向现代农业发展模式(精致农业)的根本性转变;三是确定终极目标发展体验式的休闲农业与农庄,在全台乡村建立创新的农业经营新业态。
台湾农村在飞蛾破蛹成蝶的过程中,也是历经了长时期的迷茫摸索、四处取经的历程。根据本土性农业状态对症下药、提出了应对方案设计:以发展全新的休闲农业、农庄新业态,为农村激活多元产业的发展与转型奠定了基础。
在经历了三阶段和五运行过程:即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三阶段的孵化培育;参与、执行、危机与转机并存、回馈乡里机制、永续经营运行过程,透过商业运作的方式,实现组织社会的目的,达到财务的自主盈亏,将盈余再投入到产业的壮大及社区日常工作的发展中,最终形成完整产业链下的多项经营综合体(图1)。
休闲农业多元化产业发展,帮助了广大个体农民转变为事业体经营者的同时,在农村进行再生修复的推动。地方政府扶持在地事业体茁壮成长:从投资评估、技术辅导、品牌建立、银行融资借贷帮助、多媒体销售平台等方面进行了有效辅导与转型。当地政府以在农村经营成功获利、站稳脚步、后续发展良好为评价标准,才能由事业体升格成为产业,全方位发展建设成为休闲农庄形态,以期吸引外流的家乡人返回故居共同创业或提供更多的工作机会给当地年轻人。
休闲农业农庄集结了农业、经济、旅游、文化、工艺与美学多项学科的整合,共同协作构成的大跨度多维发展模式。它涵盖了传统原物料端纯生产功能的一级产业、制造加工产品的二级产业、提供服务品质为卖点的三级产业,再到第四级动态体验经济与视觉美学的享受,以休闲农业所属产业链内延伸出的相关性新型企业孕育出了无限商机,带动了萧条农村的经济发展,改变了农村经济结构由单一农事纯粹生产工事,发展成多元面向结合的产业共同体的转型与升级。
从学者研究的论文著作发表来看,有黄秀娟、赖启福、赵宏伟、朱佳佳的《中国台湾地区休闲农业管理政策的演进、作用与借鉴》,赵容慧、曾辉、卓想的《艺术介入策略下的新农村社区营造——台湾台南市土沟社区的营造》,陈可石、高佳的《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研究——以台南市土沟村为例》指出:“农村美术馆”——以艺术为媒介挖掘乡村价值,用整个村作为美术馆的创新理念平台,整合乡村产业、资本、管理、治理与文化等方面的联结,打造文化、经济与心灵结合的新农村。还有吴仲广的《国外和我国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及启示》、张曼与谷贺的《台湾“富丽乡村”建设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等,这些书籍、论文,从学术和论证上都做出了前瞻的支撑性研究。
2 台湾地区农业转型成“休闲农业农庄”的演变历程
台湾发展休闲农业的中心目标是解决围绕在农民生计上的民生议题做出的调整性经济结构工程,跳脱不同以往的传统思维、历史枷锁。它是结合农业生产与休闲服务业二者合并的“农经企业”的新产业业态,即是由传统生产的功能到提供更健全多方位的优质情感服务的经营。它的最大亮点就是在以人为本的理念实践,落实“服务品质的升华,延续情感的交流”,全台特色休闲农庄靠着稳定的服务品质遵从顾客至上的原则来经营各自个性化的创意与文化。让消费者感受到以客为尊的情感服务和荣耀,是休闲农庄经营的成功关键秘密武器,也是全台如随处可见的亮丽风景线。
台湾农业部以长期目标为导向,从经营策略高度谋划全局,以产业发展的观点布局农村,将社会各界意见和国外经验汇总后得出富有远见的目标,根据目标制定产业发展规划,最终形成产业的永续经营发展,运用创新举措来解决三农矛盾尖锐所出现的问题。它的创新产业经营模式,除了有效帮扶农民转型成功、提升产业升级和经济受益。更强调始终贯穿“人的价值观与乐活精神”是农村精神风貌振兴的体现:人类存世的一切活动,包括经济活动、社会活动、文化创意活动,都要以是否有利于人的生存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检验标准。它的理论发展帮助农村形成一村一景的个性化村庄特色,帮助农民找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和自信心的重新建立,帮助全台乡村浴火重生,活化了整体环境与自然景观再塑。
历经数十年的实践证明,它经受住了时间和结果的检验。需要指出的是,它完成了具体目标如下:
2.1 鼓励城市剩余人口回归农村,参与休闲农业建设,倡导全台民众体验田园质朴生活;
2.2 充分融合农业生产过程、民俗文化展现、乡村自然生态景观等综合资源,制定出适宜“发展农业、照顾农民、建设农村”的三大核心举措,并开发出符合生产、生活、生态原则人居环境空间景观倡导悠闲生活;
2.3 改善农村就业环境,创造机会,实现从传统单一务农生产到多项农业相关产业并举发展的就业环境与选择;
2.4 丰富和提高了农民增加收入的来源,实践了基层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社会生活中赢得了尊重;
2.5 促进了整体农村社区的良性发展,实现了台湾农村地区丰衣足食小康生活,极大缩小了城乡差距,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2.6 改善了整体农业偏向农耕的不合理结构,引入观光、生态重塑理念提升了产业有序发展,形成了“体验式”产业链。
探讨台湾乡村建设由“富丽新农村”升华到“休闲农业农庄”的过程,它所涵盖的经营范围包括景观环境、农林渔牧、农村活动及文化创意产业的延伸与升级,产生了经营农庄的观光企业厂家,这些观光活动对于农业生产及延伸出的产业具有补墙性的增补作用,因此,开拓出了“一企(企业)一景(特色经营)”的台湾农村新路径与新发展方向。
在台当局农业部门政策指导下,地方各级政府跨部会进行多个部门整合,对农村发展方向形成共识,最后再落实到全台微基层单位(乡镇、里邻社区)进行实践,发展出现今具有个性化且缤纷多彩的特色形态:即休闲农业农庄+生活文化创意行销模式。这些文创作品多数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和韵味,是台湾当局于1966年提倡的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与教育实践的结果。
研究台湾地区休闲农业发展脉络的途径,不难发现传承永续经营发展理念是它的重点阐述。自2009年起,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与台湾当局、学界合作共同建立“休闲农场服务品质认证制度”,透过公平、公正、公开的认证程序,检验经营现况、发现服务缺口,搭配辅导措施,协助产业改善服务缺失,打造舒适优质的服务环境。上述一系列配套措施的出台,都是为了长久发展产业而制定的,时至今日形成了丰富、完整、多元的休闲农业产业链。
它更加强调在经济上以循环方式满足人的食衣住行的要求,在资源利用上朝向持久性再生过程,减少不必要的过度浪费来回归简朴生活;在自然生态上主张保护和增进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功能性,同时建构自我疗愈与修复性功能,建立共融、共生的生态共存原则;在社会上让个人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人生的价值,审视思考人与社会的所属关系;游客在体验式的游览农村场景中,可以获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期待,产生正向积极的动力泉源,找到有意义且体现小我实现个人价值的存在感,以达成经济、社会、人文三元价值观的建立。
追溯它(台湾休闲农业农庄)所形成的推动力,我们不难发现的是,着重在农业再生、全方位关怀农民(惠民帮扶政策)、经营塑造各地农村自我发展(文化创意、生活美学与农业经济产业为主)的特点外,还有最重要的是服务品质中的售后服务环节(以人为本的细节服务):当消费者在购买任一休闲农庄的门票时,除了享有园区范围内的服务外,还为游客延伸额外服务,即提供温馨定期的园外售后服务也是考量服务品质,提高竞争优势的关键环节。偏重农村生态景观、产业布局、社区文化、环境建设,发展农村公共设施、交通系统、商业文化中心及观光休闲事业等。辅以艺术文化熏陶介入农村整体建设和深植人文关怀理念,塑造美丽乡村理想家园。
突出人是建构美丽乡村的动态主体,人性化的人文关怀项目就是透过里邻社区领头人的带领,让居民转变思维共同打造与治理建设美好家园,培养住民积极参与服务社区各项事务,养成主动关心周遭环境品质的习惯,是提升里邻社区人与空间营造关系的正向作法,即乐活人生的宗旨,以服务人群造福乡里为荣耀。农民在实践乡村塑造过程中,会回归到对自然原生态观念的认同、同时领悟乡村社区中的人文景观和自然生态的有机结合,是实现幸福乡村生活的一种途径。
3 国内修建“乡村复兴”的思维与解析
解析台湾从“富丽新农村”转型到“休闲农业农庄”聚落衍生的特质文化,探究它对丰富台湾在地性乡村文化发展及其内涵所做出的贡献,可作为大陆农村修建乡村复兴借鉴参考的模式。通过对台湾乡村建设的研究,审视其营建思维成型的内在因素,除了背后有地区政府各部门跨领域的强力政策导引和有效辅导帮扶外,引入了正确经营轨道路线,突破了传统思维框架并推陈出新,发掘其深层存在的人文核心价值观、社区营造、民间文化艺术中传承的民俗风情等内容,体现了心灵内涵的挖掘点,凸显出体验农业的创举性,目的是造就缤纷多元的乡村景致,为达成“一村一景”的村容景观面貌提供了参考依据。
变换场景借鉴到国内的乡村建设思路中,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作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是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自2015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3次提到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党中央、国务院和多部门联合制定出台了一系列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政策意见。
2015 年,农业部联合财政部等 11 个部门印发《关于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大力促进休闲农业发展的通知》;2016 年,农业部联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 14 部门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2017 年,农业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落实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政策的通知》。[ ]考量在传统氛围浓郁的中华文化载体下,如何联结民间在地性地域文化特质、民俗活动、生活美学等方面的营造来参与乡村修复与复兴路径,除了台湾硬件模式经验可借鉴参考外,新思维新路径的人文关怀理念是达成“一村一品味”的实践关键,更是今后农村建设美丽乡村的首要任务(图2)。国内农村少数特色产业经历了数代传承经营,得以保存至今实属难能可贵,成为大家耳熟能详的在地性“老字号”代表 ,它们承载了几代人特有的美好记忆。带着培育这些产业经营者的“在地情感”,对农村文化内涵的延续与发挥“匠心精神、技艺传承”,进行精雕细琢的培养和挖掘,是我们复兴乡村文明的职责与任务。
近年来海峡两岸之间频繁举办以美丽乡村、文化传承、农村再造为议题的交流会,大陆地区对美丽乡村建设感兴趣的的各界精英也常赴台学习经验与观摩交流。回到大陆后,把交流来的新理念和方法结合本地特色进行农村实践与产业开发,帮助偏远山区弱势的农民、家庭、村落、实现经济和产业的提升,早日完成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目标,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给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战略机遇。十九大会议在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同时,鲜明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是重大原则,也是重大方针,是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前提保障。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要素配置、资金投入、公共服务等方面作出制度性安排,真正向“三农”倾斜。[3]国内城乡差距的根子,除了中央政策与社会资源长期对于城市建设倾斜外,农村发展投入不足,整体硬体设施建设比例过小,导致我国较长时间处在二元经济结构阶段;还有城乡在人文素养上的教育差距,导致了乡村在人文精神面貌上同样需要追赶与超越。
实践证明,先改变人心,培养人的面貌与内在心灵的再生,再水到渠成的改变外部环境,首先要做的是全面提升和培养人的素质。城乡一体化区域的融合形成,首先应着重建设文化教育平等,农村问题归根结底是文化与教育发展落后的问题。台湾城乡教育水平的均衡发展是自上而下重视中华传统文化与世俗教育双向发展的结果,提高了乡村社区居民的文化自信与自信心的重塑,建设了一村一景与众不同的休闲农业形态的美丽乡村,消除掉了城乡差距。
基于上述,构建习近平新时代乡村复兴建设,概括为下列诸点:
3.1 从整体战略视角 通过台湾地区从“富丽新农村”转型为“休闲农业农庄”的历史经验,结合国内农村供给侧改革下的创新理念,以基层农村行政村为计量单元进行深度改造发展,实现户户连结村村相通、接联成片的地域性区块。具体做法如下:深掘地方性具有历史意义能够启迪教化民众的活教材——旧村镇聚落的民俗文化与活动等素材搜集、保留、互动展示展演内容与空间场景,保存历史建筑古迹,栽培扶植在地性的明星农作物生产的第一级产业,跨越加工与服务的第二、三级产业,以开发视觉美学、感受、体验经济为导向的第四级产业为目的,开发集成多项功能(农业、休闲、经济、观光、教育、文化、展览、艺术),集聚吃喝、住宿、游玩、购物、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展演中心综合体产业体系。
3.2 从发展经济视角 扶持经济作物生产与发展产业定型,开发适宜当地特色农业项目、改变传统纯粹务农思想观念转变、栽培有机农作物无毒化升级(从源头耕种到食品加工生产环节的包装过程的运行机制处理)、提倡精致农业深耕细作,增加农产品高附加价值的产销履历制定认证(产销履历是强化农产品的安全性与信誉性的保障落实机制,从食品安全、农业环境永续经营耕作使用、从业人员健康为执行依归)、休闲农业旅游精品村镇体验游(找出农村社区具有独特的景观资源与多样性的人、文、地、产、景的资源空间,将其整合设计成开发的旅游内容产品),让城市游客亲近纯粹农业、参与农事事务、体验农村生活,感受原始自然的务农场景,取得人与土地、自然、群体的和谐相处的美丽画面。
3.3 从农业生态环境视角 保持原生态村镇的山水地貌、河流水源、土地资源、甚至具有历史典故内容的古屋民居聚落,是每位当地村民义不容辞的时代责任。
改善乡村级的排污管道、路网系统、自来水饮用净化处理,即:以县级政府为首,统筹县级一切民生工程的系统性连接,即从县级—乡镇级—村级的各项管网相通,形成一定的规模。广用减法哲学,达成减少天灾人祸災难、扫除破败屋舍闲置空间,重新设计再造利用、消灭农村脏乱差与防治垃圾物随意丢弃。严格执行垃圾分类精细处理,杜绝人为垃圾山产生,污染环境破坏生态等行为,实现农村、乡镇级、县级的生态绿带的修建,达成生态林荫绿化网的联通成路,建成适合人居、生活、生产为一体的生态环保田园美居,即“天人合一”的优美景象。
3.4 从人文关怀下的人为主导视角 实现城乡合并无界限繁荣圈与深层次修复社区整体营造是拉升城乡一体化解决方案的前沿作法。十六届三中全会确立“以人为本”,始终贯穿“三个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人与人社会关系和谐发展,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区敦亲睦邻的实践原则。
强调追求对自己、亲属、社群团体、住居社区、以及各种生物、土地、大自然的爱护与关怀,取得和谐的发展和平共存关系。让在地居民感受生活具有美好意义,人人可以遵循共同价值观,通过努力打拼而取得生活改善。
3.5 从多元传媒文化视角 推动数字电子时代网络智能新农村平台建立,从虚拟到实体的串连,达成网络无界限、无障碍、无边界连通至祖国大地的任一村落。利用数字化多媒体直播平台,在营销方面,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新媒体营销,可以利用经营公众号、微博营销等方式,吸引更大范围的顾客群;开通线上线下交流,宣传乡村特质以及当地特色农副产品,培养其成为主要明星产业支柱,以优势带动新农村多方位产业发展。
确立农村地区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为主要方向,重视在地文化与技艺的传承和创新,保护大师级匠人的技艺传承,创新制作工艺流程方法和现代科技的结合运用,特别重视发展培养非遗文创经纪人的刚性需求,有效地补充民间艺术美学推广到各阶层各行业的日常生活中,实现民间美术手工艺人和现代文化创意产业之间的结合。
恢复各姓氏宗族祠堂设立,崇尚儒学重视礼教是千百年来中华文化的精髓传承与延续,民间地方文化中的宗族祠堂的外部建筑形体布局和内部空间格局都彰显出对尊长爱幼、兄友弟恭形制上的严格规范布局排列,更是聚集宗亲、族群、民族向心力的核心凝聚点。
3.6 从生活美学和基础教育视角 优先普及各类型培训教育,学堂进入千家万户农村基地,促使广大农民改善知识结构補足自身短板与缺陷,进行知识充电与陶冶艺术涵养。培育乡土艺术人才,开办村童艺术美育培训营,为在农村地区开展文创活动打好美学和艺术基础。
建设农村社区终身教育中心平台、开办青少年农业教育体验基地营区、倡议高雅艺术剧团团体下乡到农村,深入广大基层群众提升农民文化艺术气质涵养。社区居民形成共识,从文创角度出发,共同打造乡土人文景观艺术新时代人居环境。
3.7 从建构模式到运行实践视角 乡村复兴建设工程,必须是多部门跨领域深层次通力合作共同完成。政府部门进行政策下达、民间学术、协会团体为指导者负责监督、农村行政村居民住户为执行者完成指派任务具体工作。逐渐形成以农村住居民众为主体去经营生活环境周遭一切事物的参与营造,即自我营建住居工程进行乡村复兴修复的工作,由政府顶层设计制定政策与管理监控,民间学术机构、中间团体组织参与指导协作,三方面各司其职通力合作实现美丽乡村的设想。
4 结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国家决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实施的七大战略之一。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就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做出顶层设计,将乡村文化、乡风文明上升到乡村振兴保障的高度并纳入国家全局发展战略蓝图。因此,新时代乡村的建设与修复,必须出现新思维、新方案且勇于打破既定常规。实行由内生源聚动力向外在活力焕发,精神与文化的双重升创,这才是实现美丽乡村的路径与方向。
部分地方领导干部对解读建设美丽乡村的实质内涵缺乏研究,没有放眼从整体精神面貌、人文关怀、文化艺术、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战略角度,以“一切即一,一即一切”的整体思路去考量乡村建设,而是以局部片面追求重商主义的思维来营造同质性相属的特色社区,造成了千篇一律毫无独特性文化内涵的雷同村镇,失去了本有初衷。有很多硬件建设很漂亮的乡村由于缺乏人文精神、文创研发、互动空间场景,其主体文化内容空泛,无法长久支撑产业,致使让游客在体验旅行过后,对旅游地域场景留下印象并不深刻,都是没有触发到游客们精神内在深处的共鸣点,以致新鲜感一过后就变得平庸俗气、后续发展乏力。
如何让传统村落快速变身为城市人追捧的热点旅游地?如何给美丽乡村导入文创体系通过社区再造的形式复活乡村传统产业?如何通过文创构建让传统农产品身价暴涨成为人人必买的土特产伴手礼,是有一定有迹可循的操作模式。即是集聚社会力量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的运作,开展美学活动,开展与相关领域的通力协作和互动,实现文化、创意、产业三者有机联动,进而形成品牌化、规模化、集群化的多元发展模式。
理解新形势下我国农村建设的目标:主要是创造农村在新气象、新思想、新文化、新环境、新景观下的乡村科学发展与复兴道路。选取特色产业,支持在外成功人士返乡二次创业,以发展生态理念为指导思想,形成山美、水美、人更美的循环型生态产业支柱,透过社区产业盘点、特色产业规划与行销,结合农地经营、在地生产、文创休闲旅游、人力培育等项目,创造农村社区结合产业发展的经营,在工作中找到自我价值认同感,保护自然万物原始美的环境,重新认识农村是文化及塑造人格养成与人际关系的最佳场所。回归到化繁为简的朴质生活、与自然环境共荣共生,乡民社区和谐美满的画面,建立一个新的青山绿水,绿意盎然生态景观循环有序的永续性发展经营的田园农庄。
[1] 黄秀娟,赖启福,赵宏伟,朱佳佳.台湾“休闲农业区”模式产生的背景、作用及其对福建的启示[J].台湾农业探索,2017,10(5):1-6.
[2] 黄安余.论台湾休闲农业对农业转型的贡献[J].台湾农业探索,2016,12(6):1-5.
[3] 陈可石,高佳.台湾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乡村复兴模式研究——以台南市土沟村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2):57-59.
[4] 程翠琴.国外农业旅游发展典型模式及对我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J].经营管理者,2016(25):82.
[5] 郑健雄.多元缤纷的乡村旅游[M]:.台湾台中:台湾乡村旅游协会,2016,9.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双百论文臻选 · 文明工程荟萃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