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易:《中国学院奖数字绘画作品集》后记
撰文作者:王易
关键词:中国学院奖、数字绘画
关于出版这本数字绘画集,提笔我想了许多,不知从何写起。这使我想起自己写过一首励志古绝诗《观海》“观沧海每天一景,追彩云有色有情。学做人厚德载物,为生命正气长吟。”这首诗是在2006年写的,那时我与“中国学院奖”的事业已经密不可分。那么多的事,那么多的人,都在为公益的“中国学院奖”努力工作和奉献。岁月峥嵘,如今十年当头,在这个平台上依然还有那么多的文人君子,担当着仁、义、礼、智、信中国文化道义的责任。在此说声感谢吧!首先感谢主办承办单位!感谢中国戏曲学院!感谢多年来支持我为“中国学院奖”工作的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感谢……!!!
本书的出版不得不提著名画家于少非老师,我们相识有十年了,是我尊敬的学者之一,他多才多艺为人谦和。我看过他导演的戏剧《张协状元》等与油画作品,以及在从教中为人师范的工作态度,无不表现出为人大度、严谨细致的生活素养。在工作中也是收放自如,这里我并非想多提于老师,但又不得不提,因他的支持才出版了这本数字绘画作品集。
产品推荐(点击图片链接)
谈到数字艺术,记得80年代中,著名翻译家、表演艺术家英诺诚先生到中央美术学院办讲座,他放了一些从美国带回来的幻灯片,其中就有我们今天所热议的动画和数字绘画,当时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坐在草地上的女人体》。短短的一分多钟展示了油画画面的情景过程,并分析了作画的过程,当时对我非常震撼,至今难以忘怀。在后来看过张骏老师在中央美术学院办过一次电脑美术展(那是1987年)。从那时起我就喜欢上了电脑美术,在1991年底,我创作了我的第一幅数字绘画作品《吉祥》。
1991年更有幸的是,经宋原文老师介绍, 我结识了北京印刷学院胡杰老师,我们成了生活事业进程中的好友。胡杰时任北京印刷学院包装美术系副主任,1989年他在校提议创办了“电脑美术设计”教育。1992年他叫我给他做一套应用艺术教学的计算机硬件与软件配置方案,不久就成了现实。这也是中国第一所具有数字艺术本科教育的院校。在胡杰老师多年的耕耘下,他指导的数字艺术作品在全国及国际频频得奖。
1994年底,我借内蒙古的刊号,创办了一本叫《电脑创艺》的刊物,得到了苹果公司的支持。同年在著名音乐家、词作家王立平老师的支持下,我力促“苹果公司”同音乐家舒泽池等人的合作创办了全国唯一的“苹果电脑音乐中心”。之后我们一直想办一个数字艺术综合的活动,在这期间也办过小型的数字绘画展活动。
2003年北京“非典”时人们无所事事,我同李一凡(北京印刷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商议,筹办中国数码艺术博览会。此后邀请了王洪海(北京电影学院美术系主任)、于少非(中国戏曲学院舞美系主任)、贾荣林(北京服装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路盛章(中国传媒大学动画学院院长)、张小夫(中央音乐学院电子音乐中心主任)、王宁(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主任)、孙立军(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院长)、陈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李一凡开了一个会,我介绍了情况和动机,大家十分赞成。会后经同中国文联办公厅主任罗扬、中国流行色协会秘书长梁勇等单位领导人商议联合主办。经过一年的准备,2004年中国数码艺术博览会如期举行,在举办过程中设立了“中国学院奖”。
“中国学院奖”的诞生,推动促进了中国数字艺术发展。特别一提的是中国的动画教育,是在孙立军、于少非、张骏、晓欧等人,具有为人师范的社会担当与责任。多年来励志于动画教育及公益事业的奉献精神,连续举办了“中国学院奖”五届动画大赛。带动了中国动画繁荣与发展,促进了中国动画教育体系的建设。
回眸十年历程,“中国学院奖” 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数字绘画大赛是在2011年于少非老师提出设立的,并由中国戏曲学院主承办。现已举办二届大赛,推出了一系列优秀作品,想汇集成册。又得到于少非老师鼎力相助,至此我想请他写个序,他总是谦让,经我多次要求终于成行。 数字绘画艺术是一种全新的美术表现形式,是借助现代计算机及辅助设备进行创作的作品,在色彩方面更加明快和艳丽,在传播方式上可以借助网络迅速传遍世界,更加易于产业化。两届大赛汇集了全国大专院校的4800多幅作品。本册《数字绘画作品集》中,整理选出了两届300幅优秀作品,既为作者提供了一个展示途径,也是我国数字绘画教育水平的基本写照。
“中国学院奖”每一次的评选,所有的评委都秉承公益、公正、公平性的学术工作准则,先后举办了数字绘画、动画、微电影、摄影、游戏、礼品设计、论文、节能环保设计等比赛。我在此对所有的评委们说声,谢谢了!
大道至简而守恒。“中国学院奖”十年了,鉴于篇幅所限,想写得人与事太多!太多!真是说不尽的感激与感动!今天,我们还在坚守耕耘,期盼着明天与未来。
本画集的出版难免有疏漏,敬请同仁、师生指正批评!
撰文于燕京易公斋 / 癸巳(2013)年秋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王立平:“中国学院奖”有道可为
- 下一篇:于少非:《中国学院奖数字绘画作品集》前言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