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湘西各族人民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创作出来很多民族传统服饰工艺。比如:花带、围兜、织锦、桃花、彩扎、蜡染和刺绣等等,现今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名录。但是,随着社会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种现代工艺的产生,很多手工艺术品已经逐渐衰落甚至是消失了。因此,本文从湘西民族服饰的发展现状着手,重点以湘西苗族服饰为例,研究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的保护和应用。
关键词: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保护与应用
引言
湘西目前主要有苗族、侗族、瑶族、土家族等12个民族,其中主体少数民族是苗族和土家族。本文主要对湘西苗族服饰的传统工艺文化进行研究。湘西苗族服饰具有图案生动、色彩斑斓、古老朴实、造型独特的特点,是湘西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湘西的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很多民族传统手工艺术已经逐渐的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衰落直至消亡。因此,湘西苗族服饰必须要在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调整与创新[1]。
一、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的发展现状
1.人们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的转变阻碍了传统工艺的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审美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他们对传统服饰产生了反叛的心理,及对服饰的丰富多样化的渴望影响着湘西苗族服饰传统工艺。现今各族人们都生活在开发的环境中,他们可以外出学习、工作,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穿衣打扮也逐渐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以现代服饰为主[2]。
2.生产方式及传承方式的制约着传统工艺的发展
现代的服饰都是通过工业生产,效率高、质量好。而湘西苗族服饰传统工艺几乎都是通过手工制作,会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如今,和苗族一样,其余少数民族的服饰已经不适合现代发展的需求,使之逐渐面临衰亡的危机。
传统手工艺的传承方式都是由工艺师傅带徒弟,都是依靠经验传授,没有系统的教学体系,依靠徒弟通过师傅的传授和长期的劳作来积累经验,学习工艺方法。而且很多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都不易保存,一旦流失了就很难再次获得。而现在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很多年轻人不再愿意学习传统的手工艺,都向往着大城市的生活。使得民族传统手工艺逐渐离他们远去。
3.关注和保护力度不够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们对苗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服饰传统工艺越来越不重视,使得很多民族传统工艺流失或者失传。特别是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连记载的资料都没有,一旦流失或者失传,就很难再次获得。虽然目前有很多关于民族服饰的研究,但是在民族服饰的传统制作工艺上的研究却很少,大多研究的都是民族服饰的成品及民族服饰的相关文化。但是在国外很多国家,如日本,会将传统手工艺进行市场化发展,将民族服饰做成时尚产业、旅游文化产业等[3]。传统手工艺转化为知识资产,发挥着很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在此方面我国有待加强。在合理保护的同时,注重应用。
二、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的保护措施
1.将民族工艺引入课堂,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
为保护湘西民族服饰的传统工艺,使更多的民族民间艺术得以传承。将一些具有地域特色和传承价值的民间艺术,引进美术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争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意识,从而促进民族传统工艺的保存与发展。
2.将具有传承价值的民间工艺品收藏与工艺美术馆
由于很多民族传统工艺品长期的散落在落后的乡村里,或者是为了经济利益而逐步向商业化发展,使得很多民族传统工艺品的保护受到阻碍,导致大量的民族传统工艺品的流失。因此,为加强对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的保护,将大量的湘西民族传统工艺品手机整理,然后存放于民族博物馆或者是美术工艺馆等[4]。这样既能够将民间工艺品很好的保护起来,又能够对当地的旅游业的开发起到促进作用。
3.对民间传统艺人进行保护
湘西民族服饰都是由湘西民间艺人制作而成的,而制作的工艺流程都是由这些民间艺人口头或者是示范操作来传授的,民间传承人是湘西民族服饰传承的源头。因此,保护民间艺人,就是在间接保护湘西服饰传统工艺。对于一些生活上有困难的民间艺人,政府应该给予适当的帮助。为了使湘西民族服饰得到更好的传承,适当建立一些民间传统艺术培训交流中心或基地,供更多人学习和交流民族传统艺术。
4.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推动当地传统艺术的发展
湘西除了拥有丰富多样的民族服饰,湘西还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旅游业的开发不仅能够给当地带来很好的经济效益,还能够有利于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5]。湘西民族工艺文化将是湘西各种民族人民的致富道路。开发旅游业可以给湘西民族服饰传统艺术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带动着地方经济的发展,使得湘西民族服饰得到更好的传承与保护。
三、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的应用——以苗族服饰为例
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的合理应用有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给传承民族传统服饰文化提供事实和依据,为教育教学增砖添瓦,夯实文化底蕴,创设特色环境。下面以苗族服饰为例加以说明:
1.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在现代原创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湘西苗族服饰保持着我国民间传统的蜡染、刺绣、挑花、纺织等工艺技法,其风格朴实自然、清新淡雅,具有极强的民族服饰特征,非常受到人们的欢迎。而将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中蜡染、刺绣等工艺运用于现代服装设计中,能够给光彩夺目、纷繁多样的服装世界增添多一份色彩。苗族服饰传统工艺中的扎染、蜡染等工艺,为风格清新淡雅,能够给现代服装设计增添一些田园气息,使人与自然间的接触更加密切,让人们在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得到放松。同时这些传统工艺在大尺度的纹样设计中的表现是现代工艺所不能达到的。例如,我国著名的服装设计师,她将苗族服饰中的元素与现代服装设计的风格相结合,其作品非常具有民族传统服饰中自然淳朴,清新淡雅的特征,使人与自然能够高度的协调,表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将传统设计风格现代设计相结合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冲击的同时,也让人们感受到传统民族的气息。
2.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在现代皮雕饰品设计中的应用
皮雕艺术是一种变现力非常强的一种装饰艺术,其设计能够透露出典雅淳朴的自然其实。将苗族服饰的刺绣工艺与皮雕工艺想融合,能够使传统的图片迸发出新的活力,使得现代皮雕艺术更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韵味。例如,龙是中华民族的特征,苗族人们对龙也有一种特殊的崇拜感。他们认为龙是祖先的化身,在湘西苗族人们心中龙拥有无限的力量。因此,将龙纹融入皮雕设计中,能够使皮雕设计更加具有民族传统文化内涵,而又不失新时代的特色。
3.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
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蜡染和刺绣等手段运用于服装设计,可以使得服装更加具有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将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融入到教学中,可以使学生的创作更加具有民族韵味和色彩的美感,同时,还可以精简和完善作品原有的造型。除此之外,还可以将湘西民族服饰传统工艺融入到小学美术的课堂教学中,例如,借助蜡染的简单操作和学习,不仅可以丰富小学美术的课程资源,还可以作为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方式,让学生从小就接受民族传统文化的熏陶。有利于学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教育。
四、结束语
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今天,很多传统手工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逐渐被社会所淘汰。而湘西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特别是湘西民族传统服饰,它具有传承民族文化和审美观念的“活化石”之称。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湘西民族服饰虽然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审美情趣,但是其做工复杂繁琐和造型观念都与现代服饰的审美观和消费观所偏离。因此,湘西民族服饰必须要做相应的调整,争取能够在保持湘西民族传统服饰的元素的基础上能够符合市场的需求。
参考文献:
[1]罗云,陈庆菊.湘西传统服饰艺术的传承与创新研究[J].艺术教育,2015(09):104-105.
[2]罗云.湘西服饰类手工艺的产业开发研究[J].文史博览(理论),2015(03):20-22+25.
[3]罗仕红.浅析湘西少数民族传统服饰工艺的保护与挖掘[J].长沙大学学报,2013,27(01):125-126.
[4]王祖龙,郑婷婷,王曼苏.传承与转型:湘西传统手工艺保护现状调查[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18(06):91-97.
[5]赵忠鼎.浅谈湘西民族工艺文化的传承与保护[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07):14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