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期2019年《流行色》总第390期
基于话剧表演的语言运用技巧分析
摘 要:话剧作为戏剧的主要形式之一,它的特点是以对话为主,并借助相应的布置道具、场景安排等实现剧情的完整发展。而在这中间,语言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它堪称话剧的“灵魂”。话剧表演中的剧情推动、情感共鸣都需要靠语言来丰满充实。因此,本文基于此论点,来探讨话剧表演中语言的重要作用,并对话剧语言的使用技巧进行分析,希望能为相关人士提供参考。
关键词:话剧;表演;语言使用技巧
一、话剧表演中语言技巧的重要作用
1.连接故事情节,推动剧情发展
在众多形式的表演艺术中,话剧表演是特色非常鲜明的,它靠特定场景的舞台,展现人物现场表演的实力。而这其中,演员的语言技巧显得非常重要,这既需要演员演技来衬托,也需要其灵活多变的音色音调,从而适应不同的故事场景。演员需要调整自身的语气、情感、音调、音量等来向观众表达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如果演员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语言表达技巧,那么就会影响观众对故事的理解度,从而为整部话剧表演带来不良影响。
2.展现人物情感,引发情感共鸣。
话剧中的语言能够很好的展现角色的情感立场、喜好倾向,这也是有话剧表演本身的特征决定的。话剧表演最重要的就是通过表演衬托语言,通过语言反映表演,它是一种将表演与语言相融合的表演形式。一般来说,一场完整的话剧演出既需要服装道具的精心布置,也需要演员演技的重要展现,在这其中,演员的语言魅力既是基本项,也是加分项。观众需要通过语言来理解人物关系,理解故事情节,理解情感偏向,因此语言的信息量是最大的。
3.塑造人物形象,丰盈人物性格
语言是展现人物形象的最重要的手段,语言的表达方式不同,就可以让观众看到不同的角色的性格特征,而观众也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表达来理解人物所处的环境、人物背景、人物的情感复杂度。比如,若想展现一个脾气暴躁,高傲自负的人物性格,那么其语言表达可以放入较多的表达不耐烦或者抱怨性的词语,从而塑造人物形象。
二、话剧表演中的语言应用技巧分析
1.使用夸张语言,刻画人物性格
在话剧表演中,若想要更加生动立体地展现人物性格特征,展现人物内心变化的完整过程,可以适当使用夸张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借助一些夸张的肢体动作,让演员真正融入角色中,也让观众真正理解人物的形象。当然,夸张语言的运用不是如此简单的,它是一种艺术技巧,需要有一定的舞台经验积累和艺术技巧掌握度才能做到。首先,演员必须要能够理解故事的主题思想,了解整个故事的情感倾向和人物性格,才能恰当的时候说出恰当的话,作出恰当的肢体动作;其次,使用夸张的语言表达还需要一些外在场景的配合,第一个是舞台布置,如话筒、服装、录音设备等道具,还有一个就是场地问题,如果场地的声场环境嘈杂,那么会影响人物的语言表达,影响观众的观感;最后,便是演员自身专业的语言训练,话剧是现场表演,不能通过后期剪辑、美化等途径完善,因此非常考验演员的演技。所以,话剧演员必须要有很好的语言训练,才能在恰当的时候作出恰当的夸张语言的表达。
2.使用个性化语言,丰满人物性格
话剧表演中的每一句台词都是展现人物性格的关键,通过语言来展现情景,从而体现表达的主体思想和情感状态。同时,在话剧表演中会有不同的角色塑造,每一个人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而性格就要通过语言来表达。比如,温柔善良的人物性格特征,其语言对话一般是语气较为和缓,让人感到舒服的;而高傲自大的人物性格特征,其语言表达一定充满了自负骄傲的语气。因此,在话剧整个表演环节中,不同的语言必须融入到不同的角色中,在角色中展现语言魅力,让语言丰满人物性格。要做到一点,就要求演员需要使用个性化的表达技巧,运用生动的表达方式来让角色“活”起来,从而建立丰满立体的人物性格。一部成熟的话剧作品,其在创立初期就已经为角色创造了个性化的表达方式,让每一个人物都有血有肉,让每一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独特语言。
3.使用修辞手法,把握语言节奏
在演员的语言表达技巧中,修辞手法是必不可少的,它能展现语言更多的表达魅力。因此,在使用修辞手法视,演员需要适当借助自身的想象力,让语言情感与台词更好的融合在一起,从而让观众体验到台词背后的意义,建立人物与事件的联系。另外,话剧语言的台词是有节奏性的,什么时候该说,什么时候让观众自行体会,都需要拿捏得当;要合理处理重音、顿音、腔调,怎样的语气可以增强悬念,怎样的语气可以引人入胜,这都是可以借助一定的修辞来展现的。
4.重视独白与旁白,理解故事情境
旁白和独白作为话剧表演的辅助工具,却也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它是话剧台词的语言延伸,可以用来表达人物的心理活动,将其外化成语言,有助于观众更好地理解人物内心想法。因此,要重要话剧表演中的旁白与独白,它对理解人物内心活动与人物性格有着重要的作用。演员在进行表演时,也要根据旁白与独白的语言表达作出适当的情绪反馈,将人物的情绪变化融入到语言中,营造出真实的情感体验,带动观众渐入佳境。例如,在表达角色悲痛的心情时,不能单单依靠呐喊、呼喊这种高音量的方式,这样是很难引起观众的同理心的共鸣的,真正的悲伤是由内向外的,它需要演员充分调动自身的情绪,将自己的真情实感融入角色中,让观众感受到角色发自内心的悲伤,这样的表演才是成功。
三、提高话剧演员语言技巧的方法
1.加强语言训练,提升专业能力
话剧对于演员的语言表达要求是很高的,语言表达能力的训练是话剧演员一生的功课。做好语言表达的基本训练,首先是吐字清晰度的训练,演员要练号普通话,保证发音清晰、字正腔圆,让别人听的懂,还要做好音量训练。其次,便是要掌握一些方言训练,因为有一些话剧是地方剧,里面的人物也是来自不同地区,有着浓厚的地方口音,因此要适当进行方言训练,尽量做到与当地方言相一致的水平。最后,话剧演员可以对一些经典剧目进行反复排练,因为这类剧目一般具有代表性和综合性,通过训练能够让演员掌握话剧基本语言技巧。
2.加强实践积累,完善心理素质
当话剧演员掌握了一定的语言表达技巧后,就要通过舞台演出经验来验证自己的实力,完善语言水平了。通过舞台实践,演员能够很快通过观众反馈和自身的感受体验到自身存在不足,并且不断反思总结,从而真正让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舞台演出经历也是锻炼演员心理素质的很好的机会,只有真正接触到台下的观众,真正看到精心布置的场地,演员的现场感才会产生,面对台下诸多观众,如何调整自身心态,不被他人影响,则需要时间的积累,如果话剧演员难以克服紧张的心理,在舞台上怯场或者忘词,那么其表演效果将会大受影响。当然,话剧演员还需要适当与台下观众进行交流,懂得观众的情感需求与反应变化,以便自身作出调整。
3.加强自身历练,融入现实生活
话剧演员的表演若想更近一层,那么就要加强对生活的观察,因为所有的话剧剧本都是作者结合生活实际或者自身体验得来的,它们都离不开生活这一主题。因此,话剧演员需要深入到生活中进行学习体验,感受在这个环境下的任务状态,只有学会如何生活的人,才能更好的让作品“接地气”,让观众看到更加真实的情感表达。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语气的揣摩、音量的控制、音色的把握,都需要一定的技巧与经验,而这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演员对于生活的理解。只有把自己融入进角色,融入进生活,才能更好体会角色性格。
参考文献:
[1] 回春.话剧表演中语言的技巧[J].戏剧之家,2018(04):24.
[2] 赫然. 论当代艺术语境下话剧语言的自我消弭与重建[D].海南大学,2018.
[3] 高翔.试谈话剧表演中的语言使用技巧[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4(08):20-21.
作者简介 :周建梅(1980.11-),女,安徽合肥人,本科,国家二级演员,研究方向:话剧儿童剧。
![]() |
![]() |
![]() |
![]() |
![]() |
![]() |
![]() |
![]() |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第10期《流行色》杂志2017
- 下一篇:第09期《流行色》杂志2018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