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文化风格的驱动
此外,文化风格的驱动也是重要的动因。例如20 世纪 50 年代二战结束后的城市重建时期,特别是在受到严重战争伤害的欧洲,人们对冰冷的、缺乏人情味功能主义城市建筑感到厌倦,希望有更多表达美好精神生活的建筑环境来抚慰经受严酷战争的人们,要求建筑形象从冰冷的高科技转化为温暖的高情感。建筑审美取向转为以人文价值为主导的趋向,建筑审美取向转为以人文价值为主导的趋向;20 世纪 70 年代欧美国家经济的高度发展带来了城市建设的丰富成果,但是也让人们感受到工业高度发展带来的环境危机、资源危机、社会文化危机等负面效果,各种反抗无情感的现代功能主义的建筑设计风尚应运而生,建筑色彩开始表现出追求个性与地方性的轻松愉快的色彩风尚。
图 6 日本东京文化会馆色彩形象(摄影郭红雨,制图何豫)
追求人情化与地方性的风格倾向最先活跃于北欧。五十年代中后期至六十年代起,随着政治与经济上的独立与兴起,带有一定的民族传统特色的地方性建筑风格在日本也很流行。前川国男的日本东京文化会馆,标志着 20 世纪 60 年代后日本现代本土建筑文化的开端。在形态上,巨大的曲面出檐传达了对日本传统和式建筑的象征,但是色彩上,依然表现出与现代建筑无彩色偏好的一脉相承,灰白粗砺的混凝土材料。与其说是日本枯寂禅意的表达,更像是欧洲粗野主义在现代日本的演绎。红色与蓝色的点缀装饰,则是前川作为勒柯布西耶高徒的颜色印记(图 6)。虽然前川国男在随后的东京都美术馆等建筑色彩开始转向了红色面砖的形象,但是依然少见日本本土色彩的表现,这也是深受新建筑运动影响的现代建筑师们共有的特点。
图 7 苏州博物馆新馆的江南色彩特征(摄影郭红雨,制图何
在中国,表达个性与地方性的建筑风格在近二十余年的时间里,也越来越清晰。究其原因,是国人对千篇一律全球趋同的国际主义风格的反感,是由过度审美疲劳引发的更替效应。而中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为多样化的建筑风格探索带来了强大的经济支持。特别是当前全球化文化趋同的浪潮,也对保存中国地方文化提出了迫切要求的时刻,建筑风格转向个性化与地方性,开始成为新时期的风潮。其中,贝聿铭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是 21 世纪初期地方性建筑的代表作,其色彩运用传统苏州园林建筑的黑白灰色调关系,颇具江南神韵(图 7)。不过,在本土化建筑色彩中,运用最多也最易成功的,也大多是黑白灰色调。这也是因为这一类色调与现代建筑的无彩色形象最为接近,更容易被现代建筑师们接受。由此说明,本土化的建筑色彩,虽然是表达地方个性的重要内容,但是,也是难于提炼,更难以驾驭的文化语言。所以,从文化驱动的角度来看,建筑形象的变化,依然是形态走在前面,色彩在较远处跟随。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的进步和文化风尚的引领,都是造成城市色彩富有鲜明时代印记的促动因素。当然,在各个历史时期,他们促成城市色彩趋向变化的影响程度也有所不同,有时甚至是叠加作用,其中最核心的作用力还是社会经济水平,而且,对城市中最大量、最普遍的居住建筑色彩的影响也最显著。
3. 以广州现代住宅建筑为例的时代色彩印记
作为城市中最大量性的建筑环境,住宅建筑色彩的变化往往成为城市色彩变脸的灵敏指针。以广州为例,可以从居住建筑色彩形象的变化中,解读时代变迁的种种印记。
自 1949 年新中国建立之初的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时(1953~1957),中国的经济建设都是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当时的建设方针为全面学习苏联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城市规划与建设的理论与方法。城市建设的思想是“变消费性城市为生产性城市”,城市建设和住宅建设实行同步配套。面对新中国建设百废待兴的格局,1952 年 9 月建工部第一次全国城市建设座谈会提出了“实用、经济、在可能条件下注意美观”的建筑方针。住宅建筑设计为体现中国工人阶级的建筑审美特点,借鉴了代表先进工人阶层意识的苏联工人新村形象,多以砖木结构平房为主,采用“苏联挂瓦”屋面,墙面为白色石灰粉刷。如广州在 50 年代之初建设的南石头纸厂生活区、水泥厂生活区、和平新村、民主新村、邮电新村、建设新村等,色彩灰白冷漠,缺乏生气。
图 8 小洲村的一片红色调(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图 9 浓烈的暖黄色调(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图 10 华侨新村色彩特征(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50 年代中后期由于国家经济困难的形势所迫,又正值全国展开对全苏建筑工作者会议文件的学习,以及对形式主义和复古主义的批判。从城市规划、住区规划到户型、住宅建设标准,都机械照搬苏联经验,建设标准也定得较低,以方便施工、节省材料为优,后来更是出现了极端的低标准住宅。住宅建筑建造为了注重节约,苏联式坡顶也改为平顶。这一时期建筑的外墙多为传统的清水墙、混水墙,新建的水泥外墙面的建筑大多不加以涂料饰面,仅作砖缝处理。由于这一时期青砖生产渐少,红砖为主要砖材,在广州以蕉基泥、山泥为原料的清水红砖墙的房屋的数量也逐渐增多,形成“一片红”的建筑色彩基调(图 8),色彩虽然粗糙奔放,倒也质朴热烈,例如广州小洲村的居住建筑等。
中国广阔的地域环境,差异较大的气候带,决定了中国南方地区并不适于苏联住宅模式。因此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末期,建筑行业开始了对苏联建设模式的反思,1950 年代后期,以广州为代表的国内几个大城市出现了一些不同于苏联模式,带有实验性质和创新性的高标准住宅建设,由于当时广州的水泥砂浆多为黄浆,所以很多建筑披上了浓烈的暖黄色外表(图 9),打破了一片红的格局。
广州于 1965 年为回国华侨在建成华侨新村,则具有更多建筑色彩的突破。广州华侨新村是在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背景下特殊存在的首批带私有性质的居住区类型,住区建筑体现了与同一时期苏联式和单位制度下的工人新村不同的设计思想,是放开了一定的设计限制,融合了岭南地方特色且具有西方现代特征的居住小区。为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华侨新村住宅建筑是西式平屋顶,空间通透,体型轻快、花格墙、不对称的高低错落的布局、外墙采用本地出产的白石米水刷石或涂料粉刷方式,外墙色彩以明度较高、艳度中低的淡红色、淡黄色等浅淡色调较为主,为避免单调,即使同一类型建筑也采用不同的颜色。楼梯间用淡灰色水刷石或红色清水墙,窗间墙用绒面红砖或拉模批荡装饰,压顶线、方头线饰以白色或灰色水刷石。也有部分住宅使用红色清水砖墙进行点缀。住宅大门用淡咖啡色,其他木门窗常见奶黄色。钢窗窗花为银色,多用于搭配淡灰色的门窗。整个新村形成了朴实自然、明朗清丽的建筑色彩特征(图 10),与周围浓丽的自然环境色彩协调,又能体现出适用、经济和美观相统一的原则,在全国“学苏”的住宅建筑中令人耳目一新。
在“大跃进”至国民经济调整时期(1958~1964)和整个文革时期(1965~1977 ),以“快速规划”,“用城市建设的大跃进来适应工业建设的大跃进”为主旨进行城市建设。力争上游的愿望和经济困难加剧的现实叠加在一起,建设部门又提出了“设计革命化”等降低建设标准的倡导,许多住宅建筑用简易的墙面抹灰做法,使城市色彩调子趋向无彩色的一片灰寂,毫无色彩表现可言。
图11暗淡的水刷石立面色彩(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图 12,白色主导的外立面色彩(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图 13,90 年代中期高层住宅色彩特征(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文化大革命时期之后至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住宅建设发展缓慢,墙体材料继续以蕉基泥、山泥为原料的红砖以及以河沙为原料的灰砂砖为主,还有为了节约建设,利用工业废渣制砖制作的墙体材料,外墙饰面主要为水刷石饰面,多为 N、Y 和 YR等低纯度中低明度的色彩范围,色彩面貌暗淡陈旧(图 11),例如该历史时期陆续兴建的南园、水均岗、员村、桂花岗、交电、跃进、滨江、素社、鹤洞、邮电等新村等住宅区。
80 年代中后期至 90 年代初期,住宅建设主要随着城市扩展的新区展开。现代主义风格是城市建筑的主导风向,后现代等多元风格也逐渐显现。建筑外墙饰面逐渐由块料饰面替代砂浆饰面,采用天然或人造石材、陶瓷或玻璃制成的马赛克及釉面砖等材料的住宅建筑逐渐增多,无彩色、白色等外立面色彩占了主导地位(图 12),蓝色、茶色镀膜玻璃也开始在高层住宅使用,与本地产陶瓷面砖、陶瓷锦砖、彩色水泥、107 胶等材料饰面相结合表现,由盛行材料决定的建筑色彩丰富混杂,没有明显的色彩风格。
随着经济的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至中期,越来越多的住宅建筑,尤其是高层住宅开始采用装饰效果好的天然石材(花岗岩、大理石)、人造石材(人造大理石、水磨石)、玻璃幕墙、金属饰面板、陶瓷面砖、陶瓷锦砖(马赛克)、釉面砖混凝土、砖、涂料等材料,住宅建筑中的装饰性色彩开始大量出现。屋顶多用中明度中高彩度红黄色调的水泥彩瓦,英红水泥瓦因最早进入中国市场,几乎成为红瓦屋顶材料的代名词,英红瓦一时间风靡全国。这一时期的高层住宅建筑色彩范围广泛,R、PR、YR 等色相最为常见,色彩艳度中高、明度中等,色彩多温暖色调,也略有生硬(图 13)。
90 年代中后期,城市中的高层住宅建筑越来越多,一些所谓高档明星楼盘,运用折衷主义、新古典主义等建筑风格,表达居住在他处的生活向往。例如风靡一时“欧陆风格”以粘贴古罗马艺术符号为特征,建筑外墙多采用大理石、外墙饰面砖、涂料、饰面板材,在各类墙砖中,尤其偏爱中明度、中纯度粉红色外墙釉面砖加白色线条,外飘窗多为绿色玻璃,配以山花尖顶、饰花柱式、宝瓶或通花栏杆以及石膏线脚饰窗等作为装饰。据统计,90 年代中期的广州市,至少有 60 余个楼盘采用了欧陆风格的建筑形象与色彩。“欧陆风格”是在现代主义建筑上附加一些欧洲古典的建筑元素装饰,并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建筑设计风格。这种色彩搭配在欧陆也很难找到它的原型,它其实是仿欧洲造型与现时期本土材料的一种拼贴杂烩,也是商业营销需要突出色彩斑斓的装饰效果。
图 14,英法式高层住宅典型色彩形象(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图 15 地中海风格居住建筑典型色彩(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在 1990 年代中后期,房地产开发商在继续移植欧陆异域风格产品的同时,开始走向更加专业的划分,例如把欧陆风格细分为地中海风格、法式风格、英式风格、北美风格、新古典建筑风格等,致力于更加精准地将欧陆生活环境搬运到中国。其中,英式、法式风格的高层住宅建筑多为红砖外墙或灰白色墙面,白窗框和线脚作为装饰,并搭配较陡的双坡深灰色屋顶,形成以蓝灰、绿灰点缀米黄、暗红、棕色外墙的色彩形象(图 14)。地中海风格则是用西班牙红色筒状陶瓦覆盖的缓坡屋顶,与淡黄色和白色相间的石材、仿石材或涂料墙身组合,鲜亮的红瓦顶搭配淡黄墙色彩逐渐演变成一种豪宅的符号(图 15),在别墅类住宅中尤其兴盛。在广州、深圳就有很多名为香谢丽舍、托斯卡纳之类的住宅区采用西班牙米黄与西班牙红坡顶组合的地中海风格色彩。在北纬 25 度的中国华南地区为什么会刮起地中海风?事实却是,这些遭受专业人士不少白眼的设计作品,却是销售成绩很好的住宅商品。
这的确反映了这个时代的重要特征,人们对于欧陆标签所代表的欧美居住生活方式和风格有着高度的认同,对于生活在他处有着强烈的向往。当开发商对他处的文化显示出没有自信心的倾慕之情时,就在说明我们的社会经济水平还不如欧美国家,更没有超越,这种异乡色彩的价值就在于提醒我们还不如人家。这种需求的心态,使所谓的欧陆色彩风尚在中国有了发展空间,住宅建筑色彩就是这一阶段的标签,若干年后,它可以让我们记住一个时代的精神特征。
图 16,广州清华坊建筑色彩特征(摄影《广州城市色彩规划》调研组,制图何豫
当经济能力上升后,民族主义和地方文化意识都会日益高涨,本土化的建筑色彩意识也开始觉醒,建筑色彩也会有追求本地专属文化气质的趋向。来源于本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传统的色彩都可能出现在建筑色彩的装饰色部分,而乡土材料色彩会成为越来越受瞩目的建筑色彩基调与辅调,中国乡土建筑中的青砖灰瓦在现代住宅建筑中的再应用,会给失落的城市色彩特征带来地域性主义的慰藉与希望。在 21 世纪初,一些低层、多层和部分小高层住宅建筑开始采用黑白灰调,以色彩显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禅意雅韵。如广州的清华坊(图 16)等,在建筑外观上采用了黑灰色瓦坡顶、灰砖墙以及白粉墙,并饰以朱红色或棕色门柱窗框。这样的建筑色彩探索有着寻回失落的中国文化的理想,是值得赞赏的色彩形象探索。不过,中国毕竟是一个地域广阔、文化多元的国家,黑白灰色调的应用还应该在更具体、更细化的研究基础上展开。除了江南地区之外,中国的岭南地区、华北地区、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并非都是黑白灰色调,还有更多样的地域建筑色彩风格需要创新应用。
另一方面,部分高层住宅建筑建筑设计手法依然受到高技派影响,多用金属饰面板、金属构件、蓝绿灰玻璃建构等国际化的建筑风格和材料,建筑色彩色相渐减少,无彩色、金属银大量出现,使建筑色彩转向高明度、低彩度的冷色调,色彩也渐渐趋同,本地色彩特征愈加淡化。
由住宅建筑色彩的变化可以看出,色彩作为时代的印记,反映了新中国建立以来城市建设上的经济制约、政策左右以及意识形态的变化,建筑色彩带有它形成时期的政治、经济、技术和社会思想意识的特征,有明显的时代和地域烙印,或迟或早会出现相应的变动。城市建筑色彩的确有流行,但是这与一年一度各商业品牌推出的所谓流行色不同,这是长时期历史背景中产生的色彩趋向趋向,扬弃是城市建筑色彩发展的必然形式。
城市建筑色彩受风格影响的变化甚微且变化过程缓慢,不如一般器物与服装色彩主动多变,因为城市建设毕竟是国计民生的事情,建筑色彩的变化是一个历史时期社会经济进程的反应,是时代脉动的真实显现。要把握城市色彩的趋势,只有从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科学技术进展中寻找依据,而城市的建筑色彩,则是这个地区所经历的时代变化的醒目标签。
建筑色彩趋势的更替和目标的转换,看似是建筑风格异化的作用,其实是与与社会经济背景紧密关联的。建筑色彩不是一个纯风格的问题,而是对当时社会的现实要求的回应。单纯的风格也很难引领左右一个时期的建筑色彩面貌,包括风格本身都是社会政治经济环境的产物,并且同科学技术的进展紧密相联。这是建筑色彩与服装色彩、产品色彩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城市建筑色彩方向的改变是一个地区在一段历史背景下社会需求的反应,但是这种色彩的流行,确是文化话语权的决定的。接受外界的流行还是固守自己的传统,模仿别人或是被别人模仿,是由文化话语权决定的,而文化话语权的背后是实实在在的经济实力因素。无论是美国的各种建筑风格更替;还是影响欧洲和世界其他地区的建筑色彩走向;抑或国内住宅建筑色彩,从北上广东部地区流行的黄红色调到黑白灰调的转变,以及中西部城市的复制和模仿,都阐述了经济能力支撑文化话语权,从而带动色彩风向的趋势。因此,反映了城市地区社会发展状况的建筑色彩,要做到“很地方、很中国”的色彩,也不是设计师一厢情愿就能达成的事情,在经济实力上升后的色彩选择和表达才可能更加从容和自信,正所谓“形势比人强”。
4. 符合时代发展走向的城市色彩趋势探讨
4.1 促进生态节能的建筑色彩系统
除了表现本土文化的色彩方向之外,最有可能,也是最迫切的方向,即是探索节能减耗的建筑色彩形象。在生态失衡和能源危机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环境威胁的今天,建筑色彩如何促进能耗与资源的节约,就成为城市色彩领域不可回避的课题。
我的研究室承担的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低碳城市规划技术集成研究专题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州市海珠生态城低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子课题《低碳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技术集成与示范》编号 :2012A010800011,课题负责人郭红雨,主要研究人员:郭红雨、雷轩、张帆、谭嘉瑜、金琪、吴楚风、刘菁。 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研究气候适应性的设计方法,通过对建筑色彩谱系色相、明度与彩度范围确定,为广州市提取适宜当地气候温湿度的建筑色彩谱系。最终结合试验分析表明,在广州典型亚热带海洋性气候的温度条件下,适宜的城市色彩范围在低彩度、中高至高明度的黄灰、黄红灰、黄绿灰、蓝绿灰色彩范围,上述色彩易于形成适合的室内温度,这与我的研究室主持完成的《广州市城市色彩规划》《广州市城市色彩规划》,广州市规划局委托项目,负责人郭红雨,主要研究人员:郭红雨、蔡云楠、李井海、刘洁贞、朱泳婷、陈虹、何豫、张大元、梁林怡、谈卓枫、刘姜军等,获广东省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全国优秀规划设计三等奖,广州市优秀规划设计一等奖。项目成果基本一致。通过ecotect模拟分析以及简化模型的测试得出,上述色彩色彩范围的最适宜色相、明度和彩度色彩,在最高温度的夏天,可以让室内温度下降1.1-1.3度,冬天可以上升 2.3 度。依靠建筑外立面色彩的明度、彩度控制和色相范围选择,可以达到 2 度的室内温度调节值,这已经是具有节能减耗意义的建筑色彩调节作用了,如果按 2℃的空调能耗的理想值计算推算,可节约建筑 10% 的电能。
除了温度的提升或降低,建筑外立面以及道路桥梁涵洞等构筑物设施色彩在明度方面的调节,也可以实现反射率提高,从而提升公共设施环境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光感,弥补光照辐射量的不足。例如我的研究室为广州市制定的城市色彩推荐色谱,在项目通过审批后,成为广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景观规划等中关于城市色彩的编制和审查的重要依据,作为广州市建委编制的《广州市亚运设施环境景观指引》、《广州市城市主干道建筑外观整饰规划设计指引》等技术指引的色彩依据,广泛应用于广州市城市建设中。其中,在隧道采光天井上和桥梁底面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明度提升作用,阳光感强烈的黄灰色大大增强了幽暗空间的光感,起到了视觉效果舒适、节约照明能耗的节能作用。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能够减少夏季室内热辐射、提升冬季室温、提高照度光感、符合当地光照环境特征、调节微环境温湿度以及体感等建筑色彩选择,都是效果明显的建筑节能手段,而且具有价格低廉、形象出彩的优势。在现代建筑科技进展的支持下,通过色彩应用,营造生态安全、资源节约色彩发展新方向,将会有越来越可观的发展前景,而且技术的进步也会支持更加精细和准确的城市色彩生态技能趋势。
4.2 符合视觉敏感性要求的建筑色彩材料
此外,符合视觉敏感性要求的建筑色彩材料研发,令色彩的视觉反射度有较大提升,将大大提升标识色彩的表现。荧光色的兴起就是一个应用扩展迅速的例子。荧光色是在外界光照下,人眼见到的一些相当亮的颜色光,如绿色、橘黄色、黄色。长余辉荧光材料和磷光型荧光材料的荧光色,其反射光强度比一般普通有色物质为高,色彩鲜艳度大增,色彩表现既醒目又新鲜,色彩形象耀眼夺目,色感令人欣赏。随着对荧光物质的研究进步,荧光色从传统的荧光黄绿、荧光黄、荧光白,发展到荧光红、荧光蓝、荧光橙、荧光紫等,已有越来越多样化的色彩呈现。
近年来,多色相的荧光色成为具有时代感的色彩新宠。由于常见的荧光增白剂发蓝色荧光,加入了荧光剂的颜色吸收可见光及紫外线后,把原来人眼不能感觉到的紫外荧光转变为一定颜色的可见光,色彩呈现在一定程度上超越普通色彩的感知范畴,使得荧光色闪现高反射率的视觉效果,并且隐含着傲人的冷调,呈现出高冷醒目、鲜亮振奋、时尚酷炫的意味,呈现最具视觉冲击力和视觉效果的色彩表现的同时,还展现出年轻、高冷的时尚感,所以令荧光色备受追捧,在建筑设计、城市街道家具与设施色彩方面都有应用的趋势。尤其是一些体育场馆的点缀色、重大体育赛事的装饰色、店招标识牌色彩也在荧光色的表现下更加夺目亮眼。
荧光色是对普通色感的突破,为人们提供了正常日光下无法观赏到的色彩效果。让人有理由相信,运用科技手段,扩展色彩感知范围,提高建筑材料的色彩丰富度,是色彩材料可以期待的新趋势。研发更加符合视觉敏感性要求,又凸显色彩独特审美价值的色彩材料,也将是城市色彩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新方向。
图 17,提高反射率的黄灰色(摄影郭红雨,制图何豫)
图 18 西班牙托莱多省高速路护栏的桃红色(摄影郭红雨,制图朱泳婷)
4.3 提升生活与环境品质的色彩应用方向
不同色彩对人具有不同的生理和心理上的暗示 ,颜色饱和度愈高 , 视觉器官就愈容易疲劳,色彩环境明度过低,也会带来情绪的压抑。有分析表明,适宜的色彩环境可以通过视神经的刺激作用,激发大脑皮层的兴奋感。采用反射性好、对人的视觉刺激最小,不易引起视觉疲劳的柔和色彩,可以减轻疲劳感,感知获得的舒适愉快的色彩印象,对于提高环境品质有着强有力的影响。
在城市设施方面,高速路护栏的颜色一般多为绿色、蓝色、白色和镀锌的银色,色彩选择需要起到提示道路边界的作用,同时也不能给驾驶者过强烈的视觉刺激,以免视觉疲劳。这样来看,产品化的蓝绿色护栏也未必是最佳的选择。单纯的蓝色、绿色易与周围绿化环境相近,不能起到道路边界的警示作用,也不会给环境增加美感。好的高速道路护栏色彩,应针对公路尺度、公路周边环境色彩进行色彩搭配设计,根据视觉敏感特性,选择在当地光照环境下易于凸显的色彩,与周边植被或水域颜色相映衬又具审美价值的色彩。西班牙托莱多省的高速道路上道桥与涵洞的护栏,采用了少见的桃红色(图 18)。这个中明度中高纯度的粉红色,没有高艳度红色或橙色的焦灼感,在种满绿灰色橄榄树的丘陵和山地的自然环境底色上,以对比色的关系鲜明跳跃。虽然不知道这样的设施标识色彩是否经过了专门的调研与设计,但是在长途行车过程中的观感尚好,时不时经过道桥与涵洞时,遇见的一组粉红色,为在崎岖不平山地间穿行的高速公路平添了一抹出众的俏丽。此例说明,为了更高效的工作、更安全的交通、更舒适的生活,需要有更强的科学性、更高的艺术性和更加细腻的心理感受分析,应用在城市色彩的选择与应用设计中,这也是符合未来发展趋势的城市色彩走向之一。
总之,在这个经济越发达,环境越濒危;财富越膨胀,资源越紧缩;科技越进步,生活越危险的时代,城市色彩的发展趋势不可避免的要与节能环保、安全舒适并且凸显个性化的要求联系在一起,走向色彩让生活更美好、色彩让环境更健康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小林重顺(日本),《色彩心理探析》,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 2006;
2. 郭红雨,《城市规划的色彩时代》,《建筑与文化》,2009 年 8 期,P50-56;
3. 凯·米尔顿 . 环境决定论与文化理论 对环境话语中的人类学角色的探讨,袁同凯、周建新译,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4. 付祥钊,张慧玲,黄光德 .《关于中国建筑节能气候分区的探讨》. [J]《暖通空调》,2008.38(2),P 44-47.
5.黄薇, 《建筑形态与气候设计》,[J]. 《建筑学报》,1993.3,P 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