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期要文《流行色》杂志2017
作者: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06日 点击数:
"皖北泗州戏"当下发展模式研究
张效恩(亳州学院)、王善虎 (宿州学院)
摘要 : 泗州戏是安徽四大优秀剧种之一,2006 年 5 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本文依据权威资料对皖北泗州戏的流传范围进行了界定以此凸显其地方性特征,结合实例对当下泗州戏基于官方和民间现行发展模式的背景、传播途径、演出剧目等相关内容进行了分析;对皖北泗州戏的历史、特色和非遗保护现状、现行发展状态、进行了研究、梳理和归纳;目的在于为其在新时代的传承、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 : 皖北;泗州戏;当下;发展模式;研究
中图分类号 J617.5 文献标识码 A
1. 皖北泗州戏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皖北,这一地域名词,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的划分依据,最早可以追溯到清代,康熙九年名为庐凤道,到光绪三十四年的时候,范围扩展到长江以北、以南的部分地区;现在则指安徽淮河以北的亳州市、阜阳市、淮南市、淮北市、蚌埠市、宿州市辖区,六市互相毗邻,地理气候、居民生活习惯、风土人情等都极为相似,地方文化也因此而相近或者相同,所以,流传于这些地区的泗州戏,统称“皖北泗州戏”。
皖北泗州戏和江苏、山东、河南的柳琴戏同宗同源,皆由“拉魂腔”发展而来,相互之间有着密不可分、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于后来流传在不同地区且被当地逐渐融合、同化,故而在保留“拉魂腔”某些共性的基础之上又形成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并以名称上的差异作以区分。
皖北泗州戏辛辣、明快,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人们喜爱,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从其诞生到发展到辉煌时期,曾涌现了一批优秀人才和表演艺术家,比如李宝琴、霍桂霞、周凤云、王宝莲等,也产生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剧目,和黄梅戏、庐剧、徽剧被称为安徽四大优秀剧种。2006 年 5 月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意味着在肯定其艺术价值的同时因受时代飞速发展的影响,皖北泗州戏和其他各个地区的传统剧种一样也面临着“生死存亡”的“窘境”。
在国家保护本土文化、拯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号召下,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开始关注皖北泗州戏,但就目前而言,成果不算丰硕、研究的深度、广度还都有很大可供挖掘的空间。许洁站在历史的角度在其文中回顾了泗州戏渊源、发展及演唱、伴奏形式 [1];闫春雷则是以泗州戏为例分析了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2];李荣在其两篇文章中分别探讨了泗州戏的起源、形成 [3] 和传统剧目的文化特征 [4]。由此可见:大家的视觉大都还定位在对其“回望”和传统音乐本体的分析,而对其在当下的发展呈现的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尚未引起重视,然任何事物莫不如此:关注当下才更有利于立足历史,与时俱进、才更有利于继承和发展。
2. 皖北泗州戏两种发展模式
非物质文化遗产会不会彻底消失?这是一个一直在讨论的话题。一种观点认为:大浪淘沙,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一个从有到无,从诞生到消亡的过程;另一种观点认为:以泗州戏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例,它们植根的土壤在民间、在劳动人民的生活中,和当地人的生活息息相关,只要这个土壤存在,它彻底消亡的可能性就不大,只是会随时代的发展出现一些“变异”。两种观点有无对错之分,不是本文的论点;但就目前的研究、分析来看,皖北泗州戏受两种力量促使在逆境中发展:
其一,政府的呼吁和保护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世界各个国家都受到相当的重视,我们国家在这个方面同样也加大力度——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法规并已经起到了相当的成效。更具有非凡意义的是,2017 年 1 月 25 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由此可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宏伟蓝图中,国家对于传统文化重视的程度和力度;事实证明:无论西洋风怎样“劲吹”,以怎样的姿态同化传统文化(包括音乐文化),本土的东西因为其坚实的根基,总是会影响着民众,即便受到外界的影响可能会有某个时段的“忘记”,但是,只要有召唤,总是能够很快被唤起记忆;我们承认地方音乐文化的灭绝和事物随时代发展的新陈代谢有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一定要消失,在人的努力下它是可以以顺应时代发展的新态势而被继承,如果究其缘由,例如皖北柳琴戏这样的地方音乐文化成为“珍稀”剧种正是因为历史的人为的因素导致,或者可以这样认为:既然可以人为的推倒,也可以人为的进行建设和发展,而不应该用不适应时代发展这样简单的论调就将让其不复存在,有关这一点,通过《意见》的主旨也得以鲜明的体现。
其二,基于民间自发或自觉不自觉的演唱、传承。地方文化最显著的特点是带有浓郁的地方人文精神,特别是民歌、戏曲艺术,它实际上就是当地老百姓口语的旋律化,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抒发、宣泄情感的方式之一;其产生就是自然而然的,也会自然而然的流传,在流传的过程中会有所丢失,其原因上文已有说明。纵观历史长河,我们不难发现:意识形态的东西是最容易被导向所左右的,国家目前出台的《意见》就是要树立良好的继承和发展传统的导向,用政策的手段,把根留住,还要让其成长、壮大。但是,这种直接触及泗州戏本体的行为该遵循怎样的发展方向?尽管国家就有关当下文艺的发展给出了一定的指导思想,然而,民间艺术的诞生和发展从来就不是按照事先设定好的状态进行的,就像中国传统的民歌,都是劳动人民在山野乡村、林间田头、街头巷尾……随性而发。
近年来,在国家的支持和扶植下,这种民众自然的流传和继承,被推向市场,当地群众们呈现出久违的欣喜和欢迎,在皖北大地,婚丧嫁娶的场合都可以看到泗州戏的演出;为艺人们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入,他们的创作、表演的积极性因此得以激发。这种情况也是促成皖北泗州戏在民间又出现了一定的发展景象极为重要的原因。
综上所述:皖北泗州戏在当下的发展,依然体现在官方专业团体和民间组织两种途径;这正是中国地方戏曲或者地方文化发展的特色,所不同的是发展的新时代赋予了新的内容。
3. 皖北泗州戏现行发展模式的具体表现
3.1 传播途径
3.1.1 舞台现场演出
戏曲通过舞台进行现场演出的形式从诞生一直延续到今天。在科技手段尚未达到通过声像等媒介进行传播的年代,舞台演出分为固定舞台和流动舞台。
固定舞台也就是置于固定的场所,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谓,比如宋代叫“瓦子”、“勾栏”,明清时期叫“茶园”、“戏园”,民国时期称作“戏院”、“剧院”,演出团队一般称作“戏班”;新中国成立后也称“戏院”[5],演出团队称作“剧团”;而现在则同样称作“剧院”,团队称谓也以某某剧院命名,比如:“安徽省泗州戏剧院”、“中国国家京剧院”等,但实际情况在许多方面和以往都有很大的区别。
临时搭建舞台,无论是官方演出团队还是民间演出团队都会用到,在民间体现的尤为突出。其团队称谓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是没有人再沿用“戏班”,而通常称作“×× 演艺公司”、“×× 演艺传媒公司”;在皖北大地的民间泗州戏团队的演出现场最为常见的是他们舞台后面的幕布上会醒目的喷绘出其演艺公司的名字。民间艺人们为什么不直接沿用“×× 泗州戏剧团”呢?通过调查发现:在皖北地区,因为市场的需求,民间泗州戏剧团的表演内容是综合的,不再是单一的泗州戏剧目,一场演出其包含的有歌唱、小品、器乐演奏、舞蹈等等,泗州戏是其中的一部分;即便如此,也为皖北泗州戏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3.1.2 借助多媒体技术手段
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对于戏曲艺术起到了积极的推广作用;从录制音频在电台播放,到音视频同步录制在电视台播放,再到现在利用数字技术手段在网络传播,其传播途径的发展历程烙下了深深的时代印迹。
相比较上述传统的传播途径:科技的便捷对皖北泗州戏的传播范围可以起到近乎无所不及的程度;除此之外,就现场演出而言,无论是官方团队还是民间团队都在尽可能的将多媒体手段用于舞台之上,丰富了剧情的发展、人物的表演以及给观众的视觉和听觉带来了新的感受。
3.2 演出剧目
从艺人们演出的剧目及剧目内容出发研究现泗州戏的发展状态,是极为必要的,因为它能够反映出诸多社会现象和诸多影响戏曲发展的因素。
3.2.1 沿袭传统
和所有的中国地方戏一样,皖北泗州戏起源于最基层的农村,所表现的也是农村群众日常生活,以及老百姓的所思、所想;传统剧目现存于世的最精确的数量可能已经不好再做统计,但是,可以统计出来的、有据可查的应该有 300 多出;称得上经典的传统大戏 80 多个,小戏和折戏 60 多种 [6]; 正是这些传统剧目的发展和积累,才使最初一个人自打板自演唱,或者自己拉琴自己演唱的最原始的形式,发展成为具有一定规模、形成独特唱腔、有着相对固定模式的皖北泗州戏。
皖北泗州戏经典传统剧目的题材一般分为以下几类:其一,反映农村题材,比如《跑窑》、《小书房》、《借妻》、《站花墙》、《拙大姐》、《拾棉花》、《喝面叶》等,以《拙大姐》为例:它讲述了一个刚刚结婚的女子,什么家务活儿都不会,但是在婆婆面前却说什么都会,于是婆婆就让她去做,结果她闹出了一系列的笑话;剧目虽然短小,但是人物形象丰满,从心理的刻画到肢体表演再到唱腔都特别幽默明快,这类
内容反映的就是皖北地区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的是滑稽、搞笑、抽打诨科,作为人们闲下来时开心解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的则是将农村里的一些不符合普遍认知标准或者有悖常理的事情搬到泗州戏的舞台,起到讽刺、警示的作用,比如《瞎子算命》、《倒霉的小偷》等;其二,反映时代大事件,这类题材能够体现出皖北泗州戏发展过程中的时代性,以高度的浓缩折射时代的人生百态;也为时代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比如抗战时期宣传抗日的《全家抗日》、《打濠城》、《打泗州》等,对掀起抗日的情绪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其三,表现历史事件的,比如《打孟良》讲述的是南宋时期孟良回杨家天波府求援,佘太君令杨排风前往,孟良看不起八姐排风,排风便与其比武,棍打孟良使其心服口服 [7];还有比如《井台会》、《闹菜园》等;这类剧目的内容最能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因为他们都是在民间流传日久的故事。
上述传统皖北泗州戏的剧目是其发展辉煌时期的见证、是皖北人民宝贵的精神食粮,也是中国戏曲史上留下的珍贵的财富,即便是现在,那些经典的剧目亦或剧目中的经典片段所表现的内容从娱乐角度,教育、教化角度等方面依旧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从演出剧目研究皖北泗州戏现存发展模式可以看出:对传统剧目的重演是其极为重要的一种。在调查中我们发现:重演传统剧目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选取传统大戏中的片段,这些片段基本上是人们耳熟能详的;比如《王三姐跑寒窑》选段、《秦雪梅教子》选段、《生死牌》选段等;二是小戏或折戏,比如上文所提到的《拾棉花》、《喝面叶》等;之所以不再进行完整的大戏的演出,是因为故事情节复杂,需要一定数量的演职人员、需要配套的设备、需要较长的彩排、练习的时间、需要大投入,市场经济效益是必须要考虑的,现实的问题却是:皖北泗州戏依然在受众群体方面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快节奏生活、皖北泗州戏面临消失的目下,很难保证有客观数量的观众耐心去听完;所以,专业剧团不敢重演,而民间演出团队的演出往往是农村婚丧嫁娶时才有人请去演出,更受时间以及现场环境的限制,也没有机会演出完整的大戏;因此,摘选经典大戏的片段或者小戏、折戏是泗州戏沿袭传统的主要手段。
3.2.2 创作新戏
上文已经提到:皖北泗州戏演出的剧目中,根据时代编撰新戏,占有相当的比重。精神境界的提高与物质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所有上层建筑的东西都毫无例外的应该体现出一种与时俱进性;其道理在于不同的时代,人们有不同的精神追求,即便是世代流传的故事在不同的时代进行演绎都会或多或少的具有时代的特征,人们从中受到的感悟、领悟的东西也不尽相同。
目前,皖北柳琴戏新戏的创作有两种表现形式,其一,专业团体的创作,此类作品往往是顺应时代的主流形式,宣传“正能量”,他们的创作往往是通过立项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指导,有一定的政府财政经费的支持,从剧目内容的创作、演员的选定、以及排练、服装、灯光、场景、化妆、道具等等都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人员,并在统一调度下进行。作品制作精良,一般会作为高雅艺术参加汇演比赛或于剧场演出,这类创作不以盈利为目的,基本不受市场的制约,但是对市场需求的导向性起到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举措实施的体现,不但对于皖北泗州戏的继承、发展皆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而且也为泗州戏的改革进行了有效的探索、为中国戏曲的改革发展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比如:宿州泗州戏剧团排演的现代泗州戏《周凤云》通过对她青年、中年、老年不同阶段概况的展现,表现了其不平凡的一生;获得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汇演获得剧目银奖的《绿皮火车》,则通过对一些农村打工者的刻画,表现了他们对信念的和梦想的不舍以及对精神家园的坚守;讴歌新时代的新风貌、发扬新时代的精神。
其二,是民间的泗州戏团体的创作。与专业剧团的创作相比,其共同之处在于都能紧跟时代的脚步,表现当下的世风、民情;区别在于民间泗州戏的创作选取的内容比较自由,投入有限,制作相对也比较粗糙。从表现内容上看有以下几个特征 :
首先,创作素材原生态。民间的泗州戏团体的创作基本上就是生活事件的原样照搬,没有刻意进行艺术的加工以及艺术高度的提炼,他们生活于民众之中,了解民众的所思所想和喜好,选材不受政策性指导的约束,民间艺术的质朴和乡土气息也正是因此而得以展现。
其次,精华与糟粕并存。基于前文所述,民间艺术的创作,一直以来都会呈现出这种特点。经过代代流传,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都成为了经典;也会有糟粕的东西,在婚丧嫁娶的受邀场合为了满足“主家”的要求、迎合现场观众解闷、逗乐的要求,他们的表演中会有当地的粗俗语言、内容,甚至是“不健康的段子”,而且,在皖北开往全国各地的长途客运车,车载电视里会经常播放这样的视频,比如:涡阳泗州戏《倒霉的小姨子》等,这类作品的拍摄场地就是演员生活的村镇,没有布景,现实的环境是什么就是什么,也没有灯光、人物的化妆,他们就是用泗州戏的形式,把生活中的一些事件原样再现,十分接地气,让观众觉得就在身边,其内容有的是胡编乱造、应付场面,有的貌似粗糙却反映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比如有关注农村留守妇女儿童老人生活状态的、有表现农村新时代农民中好吃懒做恶习的、有揭露农村建设中的不良之风的……简单的场景、几个人物、几十分钟的表演,就能清楚的交代一个真实的、触及人心的社会现实,他们将中国戏曲艺术的功能发挥的淋漓尽致!
由此可见,我们不能完全否定此类皖北泗州戏的艺术价值,也不能以此差评民间泗州戏艺人们的思想、品行;即便其创作有失“高雅”,但也是艺术的创作,也是生活的舞台浓缩。插科打诨一直是中国戏曲舞台上的一个极为出彩的部分;他们依然是在表演、表演他人,而不是真实的自己;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就像东北的二人转一样,有很多人不能理解:东北的民间二人转的演出为什么总是赤裸裸的那么“黄”;其实,它显现的不是思想的问题,而是反映了当地人直爽的性格和幽默、火辣辣的生活情怀;观众喜欢,证明它至少起到了这种艺术能够怡情畅怀的功能;同时也说明一个问题:民间泗州戏的创作需要正确的导向、需要赋予时代所需的积极向上的东西;也恰恰印证了艺术的发展呈现的是大浪淘沙的过程,糟粕必定要被精华取缔。
4. 结语
综上所述,皖北泗州戏现行发展模式无论是从传播渠道、还是演出剧目的沿袭抑或是创作;无论是官方管理下的专业团队还是自由发展的民间团体;都体现出这一剧种在濒临困境中的继承与发展,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性、创新性;也由此可以看出类似皖北泗州戏这样的地方剧种的保护和传承,存在可以往前推进的希望,但仍然需要官方的扶植和思想意识上的正确指导;民间的资源需要良性的发掘,如此,那些 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民间艺术才能继续成为人们精神上的优秀“食粮”。
参考文献:
[1] 许洁 . 论泗州戏的发展 [J].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5,28(1): 192-194
[2] 闫春雷 . 浅析皖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对策——
以泗州戏为例 [J]. 湖北师范学院学报 ,2015,35(2)
[3] 李荣 . 泗州戏的起源及形成探析 [J]. 时代文学,2010,(4)233-234
[4] 李荣 . 泗州戏传统剧目文化特征研究 [J]. 赤峰学院学报,2014,35(7)224-226
[5] 孙继南 , 周柱铨 . 中国音乐通史简编 [M]. 第 1 版 . 山东:教育出版社 ,1993:432
[6] 安徽省蚌埠市泗州戏剧团集体整理 . 三踡寒桥·安徽地方戏丛书·泗州戏 [M].
第 1 版 . 安徽 : 人民出版社 ,1958:14-17
[7] 完艺舟 . 泗州戏浅论 [M]. 第 1 版 . 安徽省艺术研究所 ,1987:60
感动 | 同情 | 无聊 | 愤怒 | 搞笑 | 难过 | 高兴 | 路过 |
- 上一篇:第11期《流行色》杂志2017
- 下一篇:第10期《流行色》杂志2017
相关文章
-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