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的非遗传承
杨卓玮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绍兴 312000)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明和民族精神的产物。它是民族文化和文明历史存在的基础。在不断变化的信息社会中,我们应该传承下去。当然,继承不是一种固有的形式,而是更适合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形式与模式的延续。高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青年人才的重要阵地,是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艺术设计专业实践特色传承的适宜场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非遗;艺术设计;教育;民间艺术;高校;传承创新
一、设计学科与非遗的实践性
设计学科涉及人们对服装、食品和住房的各个方面的追求。它不仅是物质层面上的问题,更是对其中蕴含的思想和精神的探索。经过实践表明,设计学科的专业属性更具社会性、实用性和应用性,要想全面的实现教学目标,就必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艺术设计教育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以便将来在社会上立足,不被社会所淘汰。而目前我国在艺术设计教育方面教学水平较低,技能培训较弱,无法满足社会的要求,所以,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的充实自己,注重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和艺术个性,不能够应用单一的教学模式教育学生,限制学生的思维,不能拓宽学生的视野,因此,当前的设计教育的发展模式是错误的,要及时的进行创新与更改。
除了设计专业教学倾向的背离,高校艺术设计的风格和形式也太趋于西化,无法体现中国的元素,这是中国设计教育所面对的问题。我国文化源远流长,在古代,中国的文化是世界各国争相学习的对象,所以中国的文化底蕴是深厚的,在设计上,教育工作者要时刻提醒学生在我国文化的基础上,借鉴西方式的艺术风格和形式,而不是照搬西方风格,这样就失去了民族特色和民族文化。高等院校是新时期传授文化和培养新人才的重要基地,教育工作者是传授知识的承载者,还学生未来发展方向的指路明灯,可以照亮学生前进的道路,因此,如何培养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和精湛的设计思维的设计人才是当前教育工作者深思和熟虑的问题。
二、非遗在高校的传承
自1998年教育部的专业调整为设计行业提供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来,我国设计专业毕业生的规模逐年增加,无疑比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规模要大。中国设计文化和设计产业在世界上的地位和我们的设计优势值得考虑。然而,一些设计师对西方设计有着错误的理解,甚至以相同的方式崇拜甚至模仿西方设计,使得人物背后的文化意识出现偏差。目前,我们逐渐认识到了这一误区,开始研究民俗文化。同时,大学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特征也是地域文化特色的体现。地方工艺品和民间艺术的精髓是反映地方特色的关键。在当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体制下,当代设计艺术应承担起开发和传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责任,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文化内涵,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尊重。
首先,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点,将生活中的元素融入到艺术设计中,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调整艺术专业设计课程,创新色彩搭配、构图方法和造型技巧。例如,彩色纸的裁剪拼贴可以与高校纤维艺术和服装设计专业相结合,将民族意识和创新意识融入其中,对现代纤维艺术和现代服装产生冲击和影响,形成带有中国风味的艺术形式。
其次,要加强实践环节。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实施,中国的实力呈上升的状态,所以,国家在高校的教育上加大了力度,教育部门提出了进一步加强高校本科教学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合理制定实践教学计划,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扩大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将实践教学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大学生在未来的工作奠定基础,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这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实现高等教育的目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和手段,为培养高等教育人才的目标直接相关。实践性课程的开发可以使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下的程序设计,并探讨传统资源在现代社会从社会研究项目设计新的生存方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好的适应时间有效地服务大众,而不仅仅是一个符号。
最后,我们应该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实际情况,创新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设计,满足大众的消费需求,设计。也就是说,既有完整的传承的一部分,结合时代特点,创新的一部分。旅游产品展示了当地人的文化、审美和智慧。他们高度集中在一个区域文化中。产品的类型、图案和材料与当地的自然和文化息息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与创新无疑是旅游产品设计的关键。
结束语
工业文明的高度发展,大大加快了社会现代化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渐渐失去了生活环境。这就需要通过大学继承和创新,作为文化输出的重要地位的文明和智慧的产物。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应该注意人们追求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它不应该只注重在物质层面的功能,还要注意其中所含的意识和精神层面的意义。它应该为广大市民积极的指导作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高校艺术设计的教学继承,根据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分类的特点,结合本地实际,贴近了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实践课程和设计专业的实践环节,并满足大众的需求而设计。消费为基准,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设计等等。随着学校平台的帮助下,让更多的人重新认识,理解和尊重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它服务大众体现出更好的艺术形式。同时,在高校艺术设计教育应该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参考文献:
[1]李砚祖.设计之维[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7.
[2]潘鲁生.匠心独运[M].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杨卓玮(1989.7-),浙江绍兴人,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艺术设计、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