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学院奖>> >> >>正文内容

第01期2019年《流行色》总第390期

 

图像之间 —— 浅析现代抽象、功能性平面设计,
以Bauhaus时期为例
 
李一鸣,李岩斌,闫启文,雷 光
(沈阳理工大学 艺术设计学院,辽宁 沈阳 110159)
 

摘要:传统艺术形式由外向观看注重对象写实再现,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题材单一,表现手法或成固定程式;由外向观看其艺术创作的目的多为宗教性道、德性的训诂,为统治阶级服务的工具,服务对象均为国家、上层权贵,艺术家个人情绪长期受到抑制,艺术受社会道德、伦理观影响,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纪之交的现代艺术以来,这种单向传输路径被打破,越来越多的艺术家拿起画笔勇于表现自我,而非理想化、神化的人,服务对象已不再是封建贵族,而是富裕的资本家,题材与表现手法多样化,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艺术表征的变化,传统艺术范式自现代艺术特别是抽象绘画出现以后带来危机,其中主要是审美危机,以往艺术家“编码”至受众“解码”的线性一纬过程被打破,抽象艺术形式的“符号”代替了传统具象艺术中的客观物体形式;个人经验在解读现代艺术作品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试从现代抽象平面设计与传统平面设计的形式变化来浅述现代平面设计的发展形式、道路等问题。

关键词: Bauhaus、平面设计、图像之间

Bauhaus时期的平面设计理论

1.基础课理论的发展与影响

Bauhaus自1919年创办以来先后经历了魏玛、迪索、柏林与格罗佩斯、汉斯·迈耶与密斯·凡德洛三任校长,是由一空洞的理念转变为如今在设计史世界占有举足轻重地位的设计学院,该学院的“双轨制”教学制度——工作室导师与形式导师共同授教也是贯彻了格罗佩斯所强调的工艺、技术与艺术新统一的理想;特别是基础课三大构成的创办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重要作用,其四位形式导师约翰·伊顿(Johannes Ltten)、保罗·克利(Baaul·klee)、莫霍里·纳吉(Moholy·Nagg)、康定斯基更是将建立在科学、理性之上的设计理念带入Bauhaus,至使由Bauhaus时期发展出一系列功能性、理性的现代平面设计风格,这些风格完全建立在数学几何分析之上,以达到平面设计的传达性最大化表达与形式构成上的视觉平衡同一。

2.现代色彩学与约翰·伊顿(Johannes Ltten)

基础课的首创者约翰·伊顿是格罗佩斯1919年首批招到的三位教员之一,其教学使学生致力于摆脱非理性、浪漫主义的设计思维,通过严谨的科学分析做出“有理由”的设计,而非艺术家随性的个人自由表现,同时伊顿也是最早引入科学色彩体系的人之一,认为只有科学的分析与训练掌握色彩原理,才能更好地运用色彩,为设计服务;另外一顿也强调对于自然的敏锐观察力,认识不同的材质媒介,受到德国表现主义画家阿道夫·菏泽(Adolf·Hoelzel)的影响,他的基础课将立体、色彩、平面与肌理概念交错运用,又具有了一定的表现主义特征,但其设计思维核心一直是理性分析,该设计思维方法影响了包豪斯时期平面设计的版面编排与形式构成等。

3.“道法自然”与保罗·克利

保罗·克利与康定斯基均为1920——1922年间格罗佩斯聘请的第二批教员,克利的设计方法核心强调把抽象艺术理念简单化、明确化、具象化,以图像信息进行抽象理念的传达,认为一切复杂图像均由简单图形变换而来,模块化单元经由设计达到规模化,遵循自然法则即“道法自然”,尊重自然规律的本质把握才达到真实设计。

4.康定斯基与他的《点·线·面》

康定斯基为德国表现主义的重要成员,来到Bauhaos后与克利呼应完全把基础课建立在理性科学分析之上,从而建立了包豪斯最具系统性的基础课,其基础要使学生通过严谨、科学的视觉训练与系统教育使之做出由理论依据的设计与建立技术与理论合一的设计思维。

转向工业生产时期的平面设计

    纳吉深受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并在来到包豪斯以后推行构成主义精神,认为艺术家并没有什么不同,设计本身是以科学劳动过程、理性分析过程、社会化过程,绝不是艺术家个人的自由表现,其艺术家本身更应注重艺术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容、社会精神力量,而非艺术本身制作过程,他的立场在某种程度上与格罗佩斯的理念是较为一致的,这也使纳吉成为了该体系的关键人物,纳吉具有强烈的社会主义立场与使艺术与设计的社会功能性高度重视的立场,努力使学生具备科学理性的设计思维,教导学生从事的设计都具有强烈的几何造型;他的平面设计抽象、理性,凸显了理性化的构成与元素组合设计。

成熟的平面设计阶段与《Bauhaus》刊物

包豪斯进入迪索时期后,在平面设计上逐渐形成了完整的形象与自己的体系,风格逐渐形成并在此时期创办了《Bauhaus》校刊,该刊物作为学院主要的平面设计试验场地集中反映了此时期的风格特征;其中坚力量为霍里·纳吉等人,校刊大量采用了无装饰线体 、纵横直线式简介编排与构成主义的艺术形式形成了功能化、理性化的风貌。

结语:Bauhuas时期的平面设计基本是受荷兰风格派与俄国构成主义的影响下建立起来的,它的最大特点即高度理性化,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的,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探索最终形成了高度理性化、功能化、抽象几何化,具有减少主义特征的,功能大于形式的现代平面设计风格。

 

参考文献:

[1]梁梅.世界现代设计史[M].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12.

[2]王受之.现代平面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3] 刘先觉.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4]李家晔.西方史论大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作者简介 :李一鸣(1996.02-),女,辽宁大石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设计。

 


首页 上一页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