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学院奖>> >> >>正文内容

第2期2019《流行色》杂志/总391期

 

人、街道、色彩——城市街道色彩营造研究

 

毛 雪(中国美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4)

 

摘 要:本文从“色彩”与“人的行为”视角出发,针对当前街道场所重“道”轻“街”、色彩无序、千街一面等乱象出发,试图建立街与道的空间系统、厘清街道的种与类,运用色度学的原理、谱系化的图谱,从“人”的行为、视角、尺度、心理体验等方面,探究街道色彩营造的方法,试图建立街道色彩信息秩序与感知秩序,实现街道色彩准确传达、有序传达、美观传达,最终建立理想的美学街道愿景。
关键词:人;街道;色彩;视觉秩序;色度学
 
一、街与道
   街道,作为城市的外部公共空间,意义非凡。作为线性形态存在的街道更像是城市的毛细血管。宽阔的马路好似动脉,每天输送汹涌的车流。静脉是窄窄的背街小巷,缓缓地运输着居民。两者共同将人流汇总到城市的中心。正如简·雅各布斯在《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中所述:“当我们想到一个城市时,首先出现在脑海里的就是街道。街道有生气,城市也有生气;街道沉闷,城市也就沉闷。”街道是承载城市生活的主要场所,它表证着的是时代的气质和生活的风格,是用不落幕的城市剧场。凯文·林奇在《城市意象》中提到:“城市居民和外来参观者在街道中穿行时,通过感受并认知城市空间和城市的市井活动,最终累积形成对城市的意象。”街道,承载着的是鲜活生活和本土文化基因,每个城市的街道都应该具有不同的面孔与表情,从而共同建构起“美丽中国”的全貌。
   从空间结构维度上将“街道”一分为二,即“街”与“道”。“街”即街市、 街巷。《辞海》定义“街”为旁边有房屋的道路。《管子·五行志》有记载,“街”即“通”。《三苍》将“街”解释为 “街,交道也。” 《说文解字》有云:  “街,四通道也。”在现代,“街”是指两侧有房屋、比较宽阔的道路,通常指开设商店的路段。“街”更强调公共活动空间属性,更关注“市井”的界面。人在“街”的场所中交易与交流,是城市中最鲜活的公共空间。“道”即道路,人与车在“道”的场所中通行与通勤,更强调交通的通过性,是城市输送血液的毛细血管。
   如何区分 “街”与“道”呢?一为空间界面:“街”有建筑外墙。“道”则无建筑外墙。二为使用功能:“街”是公共日常交往空间,为行人服务,承载行为方式多样。“道”是车辆公共通行空间,只为车行服务。(如图1)
   然而在快速城市化的今天,重“道”轻“街”风气盛行,为车服务的“道”界面尺度不断侵占为人服务的“街”界面,从而浮现大量街道色彩问题。如大面积“道”界面,易造成街道色彩过于单调,千街一面。小面积“街”界面为求视觉夺目性,易造成市景色彩过于艳丽与无序,影响正常通行与交往,最终造成街道场所感的丧失。
二、色与彩:道色街彩
   汉语“色彩”一词,由“色”与“彩”二字组成。“色”指“单色”,即可用色度学的三项指数,色相、明度、艳度来描述的单一色彩状态。汉字“彩”的最初含义是:纹章、纹彩。彩”指“多色”,即在单位面积中,有多种颜色交织而成。“彩度”指色彩的数量。可用“彩度”来区分“色”与“彩”,即“色”属于低彩度,只具有1个色域。
 
图1:街与道
 
   多彩即中高彩度。中彩度具有3-4个色域,高彩度具有5-6个色域。色彩本是自然现象,眼睛所及之处,满目色彩。但是,当色彩与人的意识和社会相关联,它便复杂起来。人的色彩感受,不仅是视觉的,更是大脑的。色彩不光是物质的,更是心理的。
   街道,作为人每日生活交往的必要场所,它的色彩又该如何营造呢?笔者将街道一分为二,提出“道色街彩”。  “街”的界面作为近人尺度,色彩应更加注重市景的繁华活力,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店招店牌等,用多彩的颜色来营造生活街彩,活跃场域。而“道”的界面,更加注重交通性与功能性,多采用大面积的单色,保持视觉的统一。重点突出交通标识系统的色彩。多采用小面积的高艳度的点缀色营造,凸显标识醒目性,形成良好的街道色彩秩序。(如图2)
三、街道中的“人”
   人,永远是城市感知与体验的主体。街道里最值得珍惜的也是人。因为街道“人”具有不同的高度、视角、速度,故他们观察街道的方式明显不同,造成的色彩体验也会随之变化。所以,优秀的街道色彩营造设计,应该充分从不同“人”的行为方式上寻找设计的需求与可能,将街道真正归还给人。
   人在“街”的场所中交易与交流。  在“道”场所里通行。人离不开街道,街道空间渗透了生活的一部分。那么,街道中又有哪些“人”呢?随着时代、科技的极速发展,移动方式与交通模式发生巨变。占据街道的“人”,可一分为二分析,一为“行人”;二为“车人”。“行人”即步行的人,移动速度约为5km/h。“行人”按照年龄维度来分,又可分一分为三,即老人、成人、小孩。而“车人”可从速度维度分,也可一分为三,即慢行车、中速车、快速车。慢行车主要指自行车,速度约为15km/h,中速车约为30-60km/h。“车人”按车型大小,又可一分为三,分别为小型车、中型车、大型车。(如图3)
 
图2:街道色彩 作者自绘
四、街道色彩秩序
   街道里最先声夺人地是色彩。色彩,作为人的第一视觉,甚至能够掩盖街道空间的三维形态。当城市中街道、色彩、文化与记忆等联系在一起,人们就有了归属感与认同感。
   街道,本身就存在“道”的通行与“街”的市井两个属性。所以,街道的色彩营造同样要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在功上需要保持街道交通的秩序性,另一方面则要提升市井生活的美观性与体验性,从而形成城市意象。而“街”与“道”的色彩营造最根本的目的在于建立街道的色彩秩序。
   那么何为秩序?按照《辞海》的解释,“秩,常也;秩序,常度也,指人或事物所在的位置,含有整齐、守规则之意。”“秩”即常熟,“序”即序列、排序。就是万物存在的位置遵循一定的规律。同样,街道色彩也需要遵循着细致安排的序列。用色彩来营造视觉
次序,最根本是组织和调控色彩的关系,采用颜色间色度(色相度、明度、艳度、彩度)以及色彩面积、色彩对比等手段,建立街道色彩秩序感。
 
图3: 街道中人 作者自绘
 
   宏观维度上营造街道色彩秩序,即笔者上文提到的  “道色街彩”的营造方法。  “街”的界面作为近人尺度,色彩则加注重市景的繁华活力,包括街道两侧的建筑、店招店牌等,用多彩的颜色来营造生活街彩。而“道”的界面,更加注重交通性与功能性,关注道路本身的色彩和交通标识、道路设施的色彩。为了视觉的统一与标识醒目性,多采用大面积的单色与小面积的点缀色来营造“道”界面,形成良好的街道色彩秩序。
   中观维度上营造街道色彩秩序,将街道一分为三,分为三级用色。一级用色传达街道强信息,包括公共交通信息牌、商业体系信息牌、以及少量地标建筑的点缀色。一级用色选用高艳度、高彩度的色彩,小面积点缀使用,与整体环境形成差异,形成视觉焦点。二级用色传达街道中信息,选用中艳度的色彩。二级用色,包括建筑色彩的主色与辅色以及城市家具的用色。三级用色,传达街道弱信息,选用低艳度的色彩,主要包括道路色彩以及自然色彩的营造。(如图4)
   微观维度上营造街道色彩秩序,需要从街道的种类进行分析。街道种类的界定根本因素在于人。由于人们不同的行为活动规律,形成不同功能的街道,带来不同的“街道的节奏”。大体可将街道按功能一分为四,分别为商业步行街、交通性街道、景观休闲街道、生活服务街道。不同功能的街道,它所形成的人工色彩有明显的侧重。
   (一)商业步行街色彩,店招店牌的色彩
   一个城市最热闹的市井莫过于商业步行街,沿街的店招色彩成为了城市街道最吸睛的色彩维度。而一个城市的生活品质与审美高低的差异,同样也最能在店招特色中体现。经过设计与考究的店招色彩运用可以提升这个城市的良好形象。
 
图4: 街道用彩等级 作者自绘
 
   店招店牌的形式可一分为二,一为依附于建筑表面的店招店牌,二为立于地面的广告牌。建筑立面的店招又可分为垂直于建筑立面侧招牌和平行于建筑立面的招牌。平行于建筑的招牌正是芦原义信在《城市色彩》一书提到的 “第一次轮廓线”。而建筑外墙的凸出物和临时附加物所构成的店招店牌称为建筑的“第二次轮廓线”。(如图5)
   不同国家与不同城市的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营造各有不同,笔者选取国内外四个国家进行对比研究。不难发现,西欧城市街道是由建筑本来的“第一次轮廓线”所决定,相对而言,亚洲国家的街道多由“第二次轮廓线”所决定。
   1.中国香港商业街
   香港街道空间信息种类繁多、大小不一,信息牌与建筑外观面积比为80%。信息系统已侵蚀整个街道的“第一次轮廓线”,并且出现信息的堆叠现象,造成信息凌乱无序,严重影响信息的可识别性。在色彩营造上,色相占据整个色相环,属于高艳度,高彩度的营造,减弱了信息的可读性。(如图6-a)
   2.日本东京商业街
   同样是具有大量侧招牌的东京步行街,它所形成的“第二次轮廓”就更加美观,主要原因在于其信息牌的造型比较细长,数量虽多但面积占比小,给人以精致细腻的感受。并且多采用中艳度、中彩度的店招店牌,与建筑外立面的灰白色和谐共生。(如图6-b)
 
图5 商业街道 作者自绘
 
   3.法国巴黎商业街
   巴黎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营造体现建筑的“第一次轮廓”,店招店牌数量虽多但所占建筑面积小,约为20%,侧招牌数量减少,消减了“第二次轮廓”带来的无序感。信息牌大小有秩序排列,街道信息的样式具有欧洲风情特色。在“城”与“市”的营造上,充分体现“城色市彩”。大面积的米色的城界面,与高艳度,高彩度的店招店牌形成色彩强对比,信息有效、有序、美观。(如图6-c)
   4.美国纽约
   美国商业街道是电子信息屏的海洋。店招店牌多为数码屏,且面积巨大,同样占据建筑的80%,但大多隐藏在建筑的“第一轮廓”之中。商业中心的夜景营造十分重要,且富有变化,更加具有时尚度。(如图6-d)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新技术新材料也悄然改变着城市色彩,电子屏所产生的动态商业色彩,就给城市的夜景带来更多的色彩可能性。
   在我国商业步行街的色彩营造最大的问题为色彩滥用现象。大多数城市的店招店牌面积过大,色彩过于艳丽、抢夺人们的视线,造成街道空间的视觉层次泛滥、混沌无序,影响街道的美观传达。甚至对生活工作于此的人们产生不良心理影响,使人产生烦躁不安的情绪甚至是心理恐慌。这类色彩仿佛是一篇乐章中的噪音,通常被称为“躁色”。20世纪90年代,日本东京的银座商业街就因霓虹灯招牌、广告牌充斥着辖区内的大街小巷,使人眼花缭乱,造成市民头晕目眩、心情烦躁,是典型的色彩乱象,造成心理问题的案例。
 
图6 国内外商业街道图谱 作者自绘
 
   (二)交通性街道色彩,交通标识的色彩
   交通性街道的功能是供车与人的通行,承载着人们的必要性行为。所以交通信息系统至关重要。道路按等级来分,可分为快速路、干路、支路。街道信息牌的大体可分三级,一级为公共体系信息牌,包括交通牌与方向牌,为强信息。二级为商业体系信息牌,包括店招店牌、立式广告,为中信息。第三类为文化体系信息牌,主要为文化刀旗,为弱信息。交通标识作为一级强信息,因功能不同,可一分为二,一为交通性标识,功能为指引方向,故选用蓝底白字,色彩强烈对比,色彩醒目与显著。选用蓝色作为底色的原因,一方面,蓝色色彩比较显眼,能够让驾驶者一目了然,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另一方面给人一种冷静质感,能够平稳情绪。(如图7)二为警示标识,背景选用红色,刺激眼球,体现夺目性。
   (三)景观休闲街道色彩,小品与铺装的色彩
   景观休闲街道是提供人休憩、游玩的场所,属于选择性行为,所以人们对其的美观程度要求更高。景观街道更应凸显出滨水、景观及历史风貌特色、沿线设置集中成规模休闲活动设施的街道。(如图8)
   故,色彩作为第一视觉,是营造良好的景观休闲街道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维度。根据周边建筑风貌,对其色彩、材质、形状进行进一步考量。绿植景观与地面铺装的色彩变化可以为街道增加活力和升级,丰富街道空间的行走体验。绿植色彩作为自然色的营造、地面铺地作为人工色的营造,交相呼应,从而增强空间环境人情味,并且为人的行为起到引导和限制的作用。
   地面铺装的色彩营造,属于街道色彩的三级用色。确定了整个街道环境的基本色调,它可以和建筑物的色彩构成对比或统一。地面铺地的色调多为暖灰色,多为高短调、高中调,运用不同的形状与肌理材质构成,是点线面、形色质的极致应用。(如图9)景观街道空间鼓励采用雕塑等艺术品进行装点,设置喷泉、灯光装置等设施,从而增强空间环境吸引力。在特殊路段和个别节点,可进行特殊设计,运用高艳度、高彩度的色彩,为街道增加色彩和趣味性,丰富视觉体验。(如图10)
 
图7 国内外商业街道图谱 作者自绘
 
   (四)生活服务街道色彩,城市家具的色彩
   街道沿线以服务本地居民的生活服务型商业(便利店、理发店、干洗店等)、中小规模零售、餐饮等商业以及公共服务设施(社区诊所、社区活动中心等)为主的街道。街道环境设施应注重艺术品质和细节设计,提升街道家具设计品质。(如图11)
图8 景观休闲街道 作者自绘
 
  城市家具是指市中各种户外环境设施。具体包括信息设施  (指路标志、电话亭、邮箱),卫生设施(垃圾箱、饮水器),道路照明,安全设施,娱乐服务设施(坐具、桌子、游乐器械、售货亭), 交通设施(巴士站点、车棚)以及艺术景观设施(雕塑、艺术小品)等等。生活服务类街道是主要承载日程生活行为,城市家具等便民设施更加倍需要,色彩则要服务于生活。良好的街道风貌,随处可感受到的亲民精致、为“人”设计,个性但协调的街道风貌。服务场所高度聚集在一个空间,可以提供一站式服务。
  “道色街彩”的提出,意在用色彩的维度实现“人类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上”。营造人们看得见、用的上、用得好、记得住的开放、复合、绿色、记忆、智慧的城市街道空间场所。
 
参考文献:
[1][日]卢原义信著,尹培桐译.街道的美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2][丹]扬·盖尔,拉尔斯·吉姆斯.新城市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3][丹]扬•盖尔著.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4][美]简·雅各布斯著.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译林出版社,2006.
[5][卢]罗伯•克里尔.城市空间[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6][日]卢原义信著,尹培桐译.外部空间设计[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
[7]胡一可,丁梦月.解读街道美学[M].南京: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
[8]王京红.城市色彩:表述城市精神[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
 
作者简介:毛雪(1991.3-),女,中国美术学院博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为色彩设计与理论研究。
目前正在负责编写中国科协科技民生报告丛书《城市色彩》,团队负责人。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