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中国学院奖>> >> >>正文内容

第2期2019《流行色》杂志/总391期

 

关于对文化意识下英美文学的研究

 

刘慧敏(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青岛 266100)

 

摘 要 :伴随着科学技术快速的发展,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元文化在网络上相互激荡、共放光彩。在世界多极化的今天,英语就是世界通用语言,在世界技术前沿领域,核心科技依旧被英美国家掌握,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的技术,我们必须先熟悉英美语言环境,阅读英美文学是提升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英语和汉语根着于不同的文化土壤,在构词、发音、语法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必须具备西方文化逻辑思维能力。因此本文从文化意识角度分析了解英美文学对提升英文素养的意义和途径,希望能为教育改革做出一定
的贡献作用。
关键词:文化意识;英美文学;研究
 
   一、英美文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意义
   1. 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社会文化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史中具有典型特征,是世界文学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美国文化根植于英国文化,但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化,又难免在意识形态上出现了一定的分歧。因此,两国的经典文学代表作记录着两国不同的发展历程。文学和文化两者不可割离分析,文学根植于一个国家的文化,但是经典文学又可以影响群众的思想追求,进而反作用于文化。文学作品来源于生活,却又对社会生活高度加工。若要知悉英美文学,就必须了解语言文化,毕竟,只有学会一国语言才能看懂文字作品所反映出的价值追求。从文化意识角度探讨英美经典文学折射出的社会变迁和作者的价值追求,能够让中国学生了解西方主流哲学对生命和社会的探讨。
   2. 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英语知识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脱离了语言的文化无法长久存在;文化是语言的根基,脱离了文化的语言将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英文素养,就必须要让学生了解英文文化,在熟悉文化的基础上理解发音、词汇和语法的内涵。当中国学生对西方文化有一定了解时,在应用英语时便会在脑海中浮现词汇和语句衍射出的社会文化,但是英国文化和中国文化有极大的差异,同一事物,不同的文化联想会让学生产生纠结,尤其面对不同价值倡导冲撞时,学生更会无所适从。此外,中国学生以汉语为母语,学习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在进行英文学习时,会先入为主地用中国传统文化解释英文单词,中英之间的文化差异会让学生对英语单词和语法产生片面的认识。但是立足英美文学的英语教育,可以让学生了解正统英语文化,帮助学生提升英文素养。
   二、从文化意识角度出发优化英美文学教学的途径
   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为了培养出时代需要的人才,我国进行了教育改革,重视文化意识的培养是语言类教学改革的突出特征,很多学校纷纷重视英美文学在英语教育中的地位。但是如今的教学方式仍沿袭了传统的模式,老师以单方面灌输英文文学发展历程为主,学生只是处于被动的接受知识讲解地位,且老师的讲解比较简单,只是单纯地罗列英美文学典籍,学生对于经典文学的内容和传递的思想价值没有深刻的认识。这就导致英美文学并不能为提升学生的英文素养产生积极作用。此外,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老师会带领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但是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空间,在学生没有深入理解的情况下,老师便会把自己理解的英文作品所传递的价值告诉学生,这会让学生陷入先入为主的境地。因此,必须要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优化英美文学教育方式。
   1. 丰富教学方式
   为了确保英美文学的教学质量,就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进行相关教学。要调动学生的学习自主积极性,继续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带领学生以辩证思维看待英美文学作品,提炼出文学作品中传递的正面价值,但也要分析出作品中折射出来的社会问题,进而对作品所描述的那个时代有全面的了解。从多维度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全面分析,可以发散学生的思维,活跃课堂气氛,能让学生对文学作品有全面的了解。此外,还会突破传统教育模式的瓶颈,让学生可以抽象地讨论英美文学价值。丰富教育模式,能够帮助学生透过英文文学作品审视英美文化,在中英文化对比中树立文化自信,并提高英美文学教育的效果。
   2. 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教育模式中,老师占据中心位置,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这种教育模式非常枯燥,极大地打击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因此,为了确保英美文学的教育效果,必须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出发开展教学。在新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只是引领者,而不是主导者。在对英美文学作品传递的思想价值进行分析时,老师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探讨,对于作品传递的价值不再公布所谓的正确答案,也许学生存在多元思想。因此,老师的主要工作便是帮助学生掌握正确分析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技巧,让学生在正确技巧引导下顺利地阅读文学作品,深入地了解英美文化。
   3. 完善考评机制
   文学类课程的评价机制不能只以卷面的阅读理解分数为主,应当通过多种途径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掌握情况。比如可以通过学生的观后感考察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理解程度。观后感是以文学作品为题材、学生阅读后的自身感悟,学生阅读文学作品中产生的问题、不认同作品中传递的价值观念、自己通过文学作品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等都可以写在观后感中。这种考评方式可以让学生摆脱应试教育的压迫,给学生充分施展自己才华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发挥自己的所思所想。在此基础上,学生才可以以欣赏的姿态阅读文学作品,真正是文学赏析而不是为了应付考试。
   4. 借助科技手段开展教学
   文学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教学形式,为了摆脱枯燥乏味的本质,就必须要借助科技手段丰富教学内容。伴随着我国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多媒体在教育中的作用更加突出,因此,在开展英美文学教育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图画等方式理解文学作品。比如,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优美经典文学作品时,在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故事有基本了解后,带领学生观看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或电视剧。在观看过程中老师要对涉及中英文化差异的重点情节进行深入讲解,确保学生真正看懂文学作品。此外老师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学作品表演,学生通过重现文学作品领悟到作品传达的思想价值。
   5. 扩展学生的阅读范围
   英美文学经典阅读不能只局限于教材选定的内容,老师要鼓励学生在课下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其他文学作品进行阅读。对此,老师要列出文学作品清单、作品的故事梗概及文学作品的阅读难度,为学生根据自身情况自由选择作品提供参考。文学作品不能只局限于经典小说,幽默小短文和实时新闻也应当列入学生阅读范围,让学生对英美文化有立体的了解。
   结语
   综上所述,英美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是中国学生了解英国文化的重要途径,也为中国学生学习英文知识、应用英文知识奠定文化基础。但是传统的教育模式会极大阻碍学生对于英美文学阅读的积极性;因此,必须要进行教育方式改革,通过多种途径确保教学效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内了解英美文化,并通过深入思考知悉中西文化的差异,为熟练应用英文创造条件。本文从文化角度出发,探析了英美文学作品在提升学生英文素养领域的重要作用和可采取的优化策略,希望能为培养出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才提供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 肖书珍.中西文化差异下英美文学教育模式的探索[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05):130-131.
[2] 刘雅倩.后现代文化背景下英美文学传播中的伦理诉求[J].重庆社会科学,2018(05):120-125.
[3] 何欣.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语言艺术赏析——评《英美文学欣赏(第三版)》[J].江西社会科学,2018,38(06):258-259.
[4] 赵婷婷.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分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7(08):114.
[5] 史红霞,雷月梅,宋铁花.媒介学视角下英美文学对中国文学创作的影响[J].中国报业,2016(16):32-33.
[6] 李少敏,赵静,张俊杰.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研究[J].语文建设,2016(24):27-28.
[7] 金艳菊,李琳琳.生态语言学视角下英美文学教育[J].语文建设,2014(09):76-77.
[8] 陶芸.跨文化视角下英美文学多样化发展探究——评《跨文化视角下的英美文学发展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8(05):98.
 
作者简介 :刘慧敏(1980.2—),女,山东青岛人,硕士,副教授,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英语教研室,研究方向:高职英语教学、英美文学。
 


首页 上一页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感动 同情 无聊 愤怒 搞笑 难过 高兴 路过
【字体: 】【收藏】【打印文章】【查看评论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内容